<!--article_adlist[
摘 要
]article_adlist-->
自2014年启动“股票通”以来,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扩容,从“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到如今的“互换通”,产品涵盖范围也从股票、基金、债券、理财等领域,进一步拓展至金融衍生品市场
文|唐郡 张威
编辑|张威 袁满
继“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之后,内地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即将从股票、基金、债券、理财等领域,进一步拓展至金融衍生品市场,迈上“四通”台阶。
7月4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央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下称“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联合公告,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
根据公告,“互换通”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两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机制安排。初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下称“境外投资者”)经由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参与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初期可交易标的为利率互换产品,其他品种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开放。时间表方面,“互换通”将于公告发布之日起六个月后,即2023年1月初正式启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邱亦霖向《财经》记者表示,利率互换是双方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本金为基础,以一种利率产生的利息与另一种利率产生的利息进行交换,不涉及本金。主要是防范利率风险。境内外投资者都有利率互换的需求,“互换通”的推出,能够帮助投资者锁定币种间利率的风险。
在“债券通”五周年论坛暨“互换通”发布仪式上,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这是在“债券通”的基础上,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连接,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项机制性安排,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此前,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主要包括“股票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如今将进一步拓展至“互换通”。香港金管局局长余伟文表示,我乐见两地金融合作扩展到衍生品领域。“互换通”将与“债券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方便持有内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互换通”将进一步提升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度及广度,也会为香港金融机构创造更大机遇,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
邱亦霖表示,“目前来看,‘互换通’的推出是构建高效联通的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市,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多元化的合格投资者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互换通”发布同日,“股票通”亦迎来扩容,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首批87只ETF产品正式纳入交易。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