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的上半年!

来源:上海信托圈导读:大量信托产品延期(房地产信托)将对整个信托行业产生负面声誉影响,并直接影响资金端的募集,以及客户的流失。作为过去十年发展迅猛、十年增长十倍的中国金融子行业,信

  来源:上海信托圈

  导读:大量信托产品延期(房地产信托)将对整个信托行业产生负面声誉影响,并直接影响资金端的募集,以及客户的流失。

信托业的上半年!

  作为过去十年发展迅猛、十年增长十倍的中国金融子行业,信托曾经风光无限,令无数金融人心向往之,而如今却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截止今年上半年,多家信托公司股权和“掌门人”发生变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信托业“换帅”7人次,低于去年同期16人次。另外,信托业至少有5家信托公司传出股权调整计划。

  01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上半年:“换帅”7人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6月中旬,国元信托官宣其董事长、总裁更换。原董事长许斌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国元信托总裁转而出任董事长一职。国元信托新任总裁,则由于强担任。

  3月,雪松信托、江苏信托出现核心高管等任命被核准。雪松信托董事长由祁邵斌变更为韩伟明;

  江苏信托总经理由王会清变更为严珊,与雪松信托新董事长来在外部调入不同,严珊来自本公司。

  5月,吉林信托总经理由刘成变更为张兆义。6月,除上文提到的国元信托董事长、总裁履新外,外贸信托80后总经理卫濛濛获任职资格。

  今年上半年有5家信托公司,7名相关职位出现调整,远远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 2018年有24家信托公司“换帅”;2019年有24家信托公司共28位董事长或总经理(总裁)发生变更;2020年,仅14家信托公司“换帅”;2021年有26家信托公司共32位董事长或总经理(总裁)发生变更。

  02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上半年:多家信托股权变动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信托业至少有5家信托公司传出股权调整计划,分别是华融信托、中原信托、金谷信托东莞信托、华宝信托,仅华融信托一家公司涉及控股股东调整。

  4月29日中国华融发布公告称,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发布华融信托股权转让信息及有关材料,转让目标为公司持有的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76.79%股权,挂牌价格为61.52亿元。

  华宝信托增资项目被披露,华宝信托拟向全市场公开征集意向投资者,引入投资方数量不超过2个,计划引入持股比例在5%-10%的新股东。

  中原信托部分股权也被放到拍卖平台上进行招拍挂,且先后两次进行。原因是小股东豫粮集团与光大信托之间的借款纠纷引起,但实际该纠纷与中原信托无关,公司业务正常运营中。

  金谷信托大股东收购小股东股权。5月30日,经北京银保监局审核,同意中国海外工程将其持有的金谷信托1.46%股权转让至中国信达。如今经过多年拉锯战,中国信达对金谷信托的股权控制比例将达到93.75%,金谷信托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6月22日,东莞信托公布股权变更信息显示,同意东莞金融控股集团受让东莞市东资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福地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糖酒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共持有我公司的24600 万元股份。受让后,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持有112800万元股份,占东莞信托总股本77.79%。东莞信托股东数量由原来的6家缩减至2家。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出现的信托公司股权调整多为小股东调整,反映出经济增速放缓、基本面不明朗,信托公司小股东经营状况不佳或着手退出非主业,上述股权调整对信托公司影响有限。

  03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上半年信托政策:信托分类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今年上半年对于信托业影响最大的是信托分类!

  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在年初全国信托工作会议上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出新的信托分类,即按照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慈善信托对信托业务进行划分。

信托业的上半年!
信托业的上半年!
信托业的上半年!

  新的信托分类不仅是对“资管新规”文件精神的落实,更是对信托业务转型方向和监管思路的再次确认,对信托公司业务开展新一轮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04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信托上半年:防守、化解风险

<!--article_adlist[

信托业的上半年!

]article_adlist-->

  2022年信托业,全行业业绩有较大可能出现持续下滑。主要源于:

  一是:信托风险项目持续增加直接影响当期经营业绩。

  二是:监管对非标融资业务规模的持续压降进一步压缩了信托公司的盈利空间。

  三是:大量信托产品延期(房地产信托)将对整个信托行业产生负面声誉影响,并直接影响资金端的募集,以及客户的流失。

  四是:资产证券化、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等新业务对于大多数信托公司而言,规模难以迅速做大,报酬率远低于非标业务,短期内对公司的利润贡献很小甚至是赔本的买卖。

  因此,信托业将进入十多年来最为困难的阶段。

  在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持续压降下,未来市场规模不足以支撑68家信托公司,中小型信托公司恐有退出市场竞争的风险。

  2022年必然是信托公司的转型年、过渡年和防守年,防守应该是最好的经营策略。在这一阶段,信托公司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消化和处置不良资产。

  同时,需积极布局业务转型,拥抱标准化产品,拥抱主动管理和投资类业务,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和专业能力,下定决心好好苦练内功。

<!--article_adlist[信托业的上半年!]article_adlist-->

  上海信托圈综合:中国网财经/当代金融家/中证报等

<!--article_adlist[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信托公司各项数据前10名排行榜!

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信托规模TOP20排行榜!

家族信托16强:规模数据及业务特点分析!

哪些信托净利润不足1亿?哪些信托业绩亏损?

代替非标,猛攻标品!2021年证券类信托规模TOP10排名!

2021年信托公司利润排行榜:“头尾”业绩分化严重

2022年防守是信托公司最好的经营策略!

又一信托杀入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做服务信托需静心,与非标“短平快”不同

一些信托朋友调侃想“躺平”,但却发现地上早已没位置了!

今年已有19家信托一把手变更,履新数量追平去年全年(附表)

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排名!

2021年最新68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及股东背景

(上海信托圈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评论!)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信托业的上半年!信托业的上半年!]article_adlist-->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4日 10:04
下一篇 2022年7月4日 10:0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