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欧洲需要拯救整个能源市场

现在,欧洲需要拯救整个能源市场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欧洲能源危机正在进入“第二幕”,多国掀起国有化能源巨头的浪潮。在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之际,欧洲正在转变实施近30年来的能源自由

  现在,欧洲需要拯救整个能源市场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欧洲能源危机正在进入“第二幕”,多国掀起国有化能源巨头的浪潮。

  在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之际,欧洲正在转变实施近30年来的能源自由化政策,多国掀起国有化能源巨头的浪潮。

  30年前,欧盟能源行业处于垄断状态,消费者的选择很少。直到1996年,欧盟决定开放能源市场,希望通过自由化,在欧洲建立统一的市场,在能源市场引入竞争,从而加强能源供应安全、降低消费者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但该设想并未按照欧盟的计划进行,如今欧洲能源成本激增,而曾经坚如磐石的能源公用事业公司却难以维持运营。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他们不能把能源安全问题完全交给市场来解决。

  德国政府正在商讨救助本土能源公司Uniper SE、法国也在考虑国有化法国电力公司 (Électricité de France)、英国政府早在去年底就接管了小型能源供应商Bulb Energy。

  从种种迹象来看,政府下场干预能源市场的举动只会越来越频繁。

  欧洲能源危机还将持续一两年

  不管是30年前,还是30年后,欧洲每一次行动的背后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没有足够的能源供继续运转。

  6月早些时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将经由“北溪-1”管道输往德国的天然气供应量减少近60%,令欧洲市场承压。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日前发布通告说,7月11日至21日将暂时关闭公司负责运营的“北溪-1”两条天然气管道支线,进行常规维护。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加剧近期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

  欧盟担心,随着冬季临近,俄罗斯可能继续削减供应或完全停止供应。这将使欧洲难以在冬季供暖季节之前储存足够的天然气。

  作为欧洲天然气基准,荷兰TTF期货的价格仍然是以往正常水平的八倍。从电力市场来看,德国2023年交付电力的价格,目前也处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六倍。国际能源署分析师Gergely Molnar表示,能源市场可能无法在2024年前实现平衡,所以在那之前,市场的紧张状况将一直存在。

  多年来,德国越来越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而关闭所有核电站的决定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依赖。英国对设立一家能源供应商的许可极其宽松,导致市场混乱,仅去年一年就有20多家公司倒闭。

  法国仍然严重依赖法国电力公司,它现在已拥有该公司84%的股份。该国正在努力解决核反应堆老化问题,该问题导致这个曾经向欧洲邻国提供过剩核电的国家,正在变成一个电力进口国。

  新一轮改革要开始了

  德国政府本月已经推出了一次性家庭补贴,而法国祭出250亿欧元的减税计划后,正在考虑推出更大规模的计划。意大利计划使用400亿欧元补贴能源账单,而英国花在能源补贴上的资金也将达到370亿英镑。除了这几个大国外,捷克政府正在与国有公用事业集团CEZ讨论极端情况下的流动性救助方案。

  一些分析师估计,这一轮“能源救市”烧掉的钱将达到千亿欧元。能源市场顾问Kathryn Porter直白地表示,政府越来越需要救助能源企业,因为产生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以前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到价格冲击的影响。

  除了直接的财政援助外,一些政府也准备祭出更“硬核”的招式。德国在今年五月通过一项法律,给予政府在紧急情况下接管“重要能源基建”的权力。德国政府已经没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位于该国的一处设施,该设施占到德国近20%的储量。

  目前各国已经提出的措施包括对公用事业公司的救助、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以及提供补贴以保护公民的购买力。

  即便政客们抛出了一系列政策,但整体而言欧洲的能源局势仍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

  根据分析师测算,德国Uniper目前每天面临的损失达到3000万美元,而四月刚刚拿到法国政府32亿欧元增资的能源巨头法国电力公司,眼下已经有传言称其“请政府尽快国有化”。

  各国政府甚至计划对能源公司征收暴利税。西班牙和葡萄牙对用于发电的天然气价格设置了上限,英国则考虑将电力市场与天然气成本脱钩。上周末在德国举行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议上,马克龙称目前的电价设定方式“荒谬”,并要求进行市场改革。

  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员Jonathan Stern表示,虽然眼下并不一定非要走国有化道路,但如果目前的能源价格再持续一到两年,将无法排除欧洲政府显著增持部分企业股权的可能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7月4日 09:45
下一篇 2022年7月4日 09:48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