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神车”深夜大涨价,订车至少多花4000元!

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大潮,让“神车”也扛不住了。图片来源:五菱汽车官网微博3月23日夜间,五菱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上汽通用五菱将对旗

  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大潮,让“神车”也扛不住了。

“五菱神车”深夜大涨价,订车至少多花4000元!

  图片来源:五菱汽车官网微博

  3月23日夜间,五菱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上汽通用五菱将对旗下五菱宏光MINIEV系列车型、五菱Nano EV车型、宝骏KiWi EV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4000~8000元不等,此次价格调整将于3月24日零时起正式生效。”

“五菱神车”深夜大涨价,订车至少多花4000元!

  图片来源:五菱汽车官网微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经过此轮调价,五菱宏光MINIEV的起售价已由此前的2.88万元上调至3.28万元,其中涨幅最高的五菱宏光MINIEV轻松款售价涨幅近14%;五菱宏光MINIEV马卡龙版、五菱Nano EV等车型的起售价也上调了4000元;而宝骏KiWi EV车型的售价则直接上调了8000元,由6.98万元调整至7.78万元。

  作为国内最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车型之一,五菱宏光MINIEV以其较为低廉的售价受到消费者青睐。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五菱宏光MINIEV的累计销量已突破55万辆,其中2021年全年销量为42.6万辆,摘得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型年度销冠。

  然而,面对近期原材料成本的飙升,五菱宏光MINIEV庞大的产销规模也未能抵消边际成本的上涨。以五菱宏光MINIEV轻松版车型为例,其仅搭载了9.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在此次价格调整中售价调高了4000元,当下动力电池成本的涨幅可见一斑。

“五菱神车”深夜大涨价,订车至少多花4000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硕 摄(资料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3月15日至3月24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已有特斯拉、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小鹏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吉利旗下的几何汽车、威马汽车、长城欧拉、理想汽车、五菱等11家车企先后宣布提高旗下新能源车型售价。“纠结是否涨价”的岚图汽车也于日前宣布将于3月31日公布价格调整方案。

  而各家车企公告的涨价理由普遍集中于“受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补退坡”等影响。据记者了解,其中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为本次新能源车“涨价潮”的主因。

  作为纯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40%。有观点认为,一旦动力电池涨价,势必将对车企成本带来巨大压力。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池产品涨价需要一步一步来,电池企业要和整车企业友好协商,大家共同承担成本压力。

  “整车售价不可能一下提一两万元,我觉得要有一个产品结构调整、慢慢让市场接受的过程。所以调价是动态的,不是一次就结束了。我们会和整车企业不断地沟通和协商、动态地调整,双方共同分担成本变化的压力。”杨红新告诉记者,但近来不少新能源车企的价格上调幅度已超过了他此前的预测。

  而在本轮新能源车“涨价潮”之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就已经历了几轮飞涨。

  “现在客户都用抢的模式,只要一说有货会立刻买走。有时候我们刚从厂子里拉来的货还来不及卸到仓库,就直接装到另一辆车发物流了,目前仓库的存货基本寥寥无几。”江苏南通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王红表示,“春节复工后的两周锂价涨幅非常疯狂,半天能涨一万元。目前企业对于客户的付款周期要求也非常短,一般如果款不到,合同就得作废。”

  据百川盈孚数据,3月18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报价区间在每吨51.4万~52.0万元之间,年内涨幅达95%,同比涨幅更是超500%。

  不只是金属锂,今年年初至今,三元前驱体原材料之一的镍现货价格也出现快速上涨,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过15%。数据显示,近期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化,就使得三元正极材料价格每吨上涨16万~25万元,三元锂电池每千瓦时价格相应上涨31元~47元。以装配50千瓦时电池组的电动车为例,仅镍价的提升就增加了1550~2350元的成本。而另一大电池原材料——钴,其价格今年以来也有10%以上的增长。

  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也令不少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始料未及。“碳酸锂在2019年的时候每吨才五六万块钱,现在已经涨到每吨四五十万元了,涨了10倍。未来到底能涨到什么水平,目前也还不确定,原材料价格上涨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杨红新对记者坦言。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朱远志则认为:“近期受政府调节及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碳酸锂价格已逐步企稳。但长期来看,锂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碳酸锂价格仍将受制于供需关系。因此,在通过提高供给量调节市场价格的同时,还需寻找新的可替代电池材料来源,并做好现有材料的循环利用。”

  记者|董天意

  编辑|裴健如程鹏 王嘉琦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3月25日 08:02
下一篇 2022年3月25日 08:02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