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董秘一家人
乐视网案件余波未平,涉事保荐机构遭事后监管。
3月20,山西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被证监会处以1132万元罚款,原因是在2016年乐视网非公开发行项目中的保荐业务涉嫌违法。
同日,亦有市场消息称,因涉乐视网案,深圳证监局于近日向平安证券下达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平安证券拟被证监局暂停保荐业务3个月。
今年1月,中德证券因在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保荐业务涉嫌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德证券立案调查。
3月20晚间,山西证券发布公告表示,2022年3月18日,中德证券及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项目签字保荐代表人杨丽君、王鑫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15年5月26日,乐视网申请非公开发行,并于2016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募得资金47.99亿元。后经证监会查明,乐视网在2007年至2016年间连续10年虚增业绩,其中还涉及到非公开发行申报文件的财务数据。
具体为2012-2014年,乐视网分别虚增收入8,965.33万元、19,998.17万元和35,194.19万元,虚增利润8,445.10万元、19,339.69万元和34,270.3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7.04%、78.49%和470.11%。
而中德证券在当时为乐视网出具了《发行保荐书》,签字保荐代表人为杨丽君和王鑫,保荐业务收入约为566万元。
证监会表示,中德证券在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保荐业务中存在:未完整获取和编制前十大客户销售情况;未对业务发生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核查。上述行为违反了《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证监会拟对中德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566万元, 并处以1132万元罚款。对签字保荐代表人杨丽君、王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
山西证券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后续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悉,深圳证监局拟对平安证券责令改正并暂停保荐机构资格三个月,对乐视网IPO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和时任保荐业务负责人认定为不适当人员5~10年,其他相应的合规业务等相关人员被采取了监管谈话等措施,目前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还未正式下达。
事实上,这并不是平安证券的保荐资格第一次被按下“暂停键”。
2013年4月3日,平安证券因万福生科上市造假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保荐业务资格随之处于“叫停”状态。随后,证监会做出处罚,暂停平安证券保荐业务资格3个月,即从2013年9月24日至12月24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随后的海联讯上市造假一案,平安证券又被立案调查,保荐业务再次处于暂停状态。
在经历了长达20个月的暂停之后,平安证券终于在2015年1月重启投行业务,投行业务团队也在此期间重新组建了一番。
此次保荐资格被停,平安证券在审项目或被波及。
据沪深交易所网站披露信息统计显示,IPO项目方面,平安证券共有伟测科技等7个项目处在审核阶段,项目分别处于已问询、新受理、提交注册等环节。此外,还有7个项目结束了IPO,其中4个项目撤材料,3个项目注册生效。
需要关注的是,去年有券商表示平安正在扩充投行的股权业务团队,集团非常重视该板块,据说今年6月前大概是平安项目申报较多的阶段,但因为乐视这个雷又暂停3个月保荐业务,不知客户有何感想?
3月20日晚间,平安证券回应乐视网案处罚表示,公司已收到事先告知书。同时表态称,近十年来,公司已持续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合规风控水平持续提升。公司将本着客户至上原则,依法依规的基础上与监管积极沟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乐视网相关融资活动中,中介机构除了中德证券、平安证券外,还包括中泰证券,而他们都面临着一场诉讼案。
今年1月,中德证券、平安证券和中泰证券均表示,收到北京金融法院送达的民事起诉状,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上海君盈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两千名原告向北京金融法院对乐视网等二十一名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乐视网赔偿因其虚假陈述行为造成的投资损失共计约45.71亿元,要求其他二十名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本诉中,虚假陈述事实主要涉及乐视网 2010 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文件及 2010年至2016年年报、2016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等。对应的就是平安证券为乐视网IPO项目保荐券商,中德证券为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中泰证券为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联席主承销商。
资料显示,乐视网2010年8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2020年7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退市后,乐视网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事实上,财务造假一直是证监会的关注焦点。目前,已通过多种途径加强IPO、再融资环节对中介机构以及从业人员的监管,此次对中德证券和平安证券开出的罚单,就是全面落实“零容忍”的执法理念,进一步加强对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有力举措。
证监会多次表态,将持续督促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归位尽责,切实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聚焦关键领域,突出重大案件,坚持“一案双查”,切实加大违法成本,有效提升执法威慑,维护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可以预期,对于敢触碰红线的中介机构,监管部门将严惩不贷,从严从重从快予以查处。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