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
“实践证明,过去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在6月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
回望这十年,人民银行坚持“管住货币总闸门”,在灵活运用结构性政策工具、稳定宏观杠杆率等方面做出了哪些探索?面对愈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外汇市场如何在波动中走向成熟?展望未来,下一阶段金融业改革开放有哪些发力点?本次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有关负责人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详尽介绍。
结构性政策工具
“有进有退”
陈雨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更加完善。人民银行始终坚持管好货币总闸门,同时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近年来,M2、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始终保持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支持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持续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和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第二,在过去十年里,人民银行逐渐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重点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第三,人民银行逐步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重点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行改革,同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存款利率跟随LPR和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此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在人民银行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下,陈雨露介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的较快恢复,宏观杠杆率的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在稳杠杆的同时,中国经济表现持续保持领先,通胀总体可控,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值得关注的是,陈雨露特别强调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也就是说,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方面,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即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与总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同时,市场也应该注意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同市场利率水平之间相差通常不是很大,所以不会对市场化的利率体系造成太大的影响。
外汇市场更加成熟
“总的来看,这十年,我国外汇市场呈现了更加成熟的发展特征。”发布会上,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
王春英指出,近年来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给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带来较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成功应对了多轮外部冲击。具体来看,国际收支方面,经常账户顺差始终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对外资产负债结构逐步优化,民间部门持有资产规模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外债增长主要来自境外长期资金配置我国债券。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能够及时有效地释放外部压力,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此外,外汇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
“我们看到,市场主体逐步适应了汇率双向波动,总体保持了理性交易模式。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在增强,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王春英称。
展望未来,王春英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我国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将保持活跃,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改革开放是金融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布会上,陈雨露强调,面向未来,中国金融系统将以金融业长治久安为目标,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陈雨露介绍了未来的几项工作重点:
一是始终坚持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坚守“监管姓监”的定位,压实监管责任和风险处置责任,对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加快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实现与中央金融管理的高度协同。
二是大力推进金融数据治理,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对金融运行和风险状况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监测。
三是把好金融机构准入关,强化对金融机构股东的穿透监管,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认定和打击。
四是提升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性,优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促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杜绝跨区域、超范围违规经营。
五是完善金融法治,补齐制度短板,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的出台。
在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陈雨露指出,未来,要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系统性、制度性开放。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落实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做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配套制度规则,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此外,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将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类“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