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出台!设立或指定专门团队,指定新闻发言人,来看三大要点

继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先后实施声誉风险管理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声誉管理指引也于近期落地。“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立或指定专门团队”、“指定新闻发言人”……这些事项将成为

基金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出台!设立或指定专门团队,指定新闻发言人,来看三大要点

  继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先后实施声誉风险管理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声誉管理指引也于近期落地。“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立或指定专门团队”、“指定新闻发言人”……这些事项将成为基金公司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近期印发《基金管理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其中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应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声誉风险,妥善处置声誉事件,减少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和对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郭鹏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指引提出的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在行业层面,旨在维护投资者对基金和行业的信任;在公司层面,旨在保护品牌价值。信任是资产管理业安身立命的基石,品牌价值是基金公司的核心资产,这二者都关乎行业的持续发展。

  海富通基金总经理任志强认为,加强基金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督促基金公司以及广大从业人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规守纪,坚守职业道德,注意一言一行,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主动维护公募基金的良好形象。

  1

  要点一:三大起草原则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的公募基金有效账户数已经接近12亿,公募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25万亿,基金已走入大众。随着基金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基金业协会适时发布了基金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借鉴境内外监管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基金行业实际起草了该指引,指引的拟定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

  一是借鉴其他金融业经验,充分考虑行业实践。在比较分析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声誉风险相关监管规定及自律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基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机制体系;

  二是提高及时性、有效性,落实各级组织责任。明确协会职责,强化基金管理公司各级组织及其 工作人员的声誉风险管理职责和义务,督促其及时有效落实指引要求;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根据近年来基金管理公司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困难以及行业自律经验,完善声誉风险监测、评估、应对处置等机制,明确行业协作及自律管理措施。

  任志强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公募基金行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客户数量众多,市场影响和社会影响大,具有公众性公司的特点,一举一动容易为媒体、社会各界所关注。基金公司的声誉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经营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市场稳定乃至更大的影响。

  “良好的声誉来之不易,但可能被轻易的损害。近年来,基金公司着力提升知名度和声誉,同时对于声誉风险事件,也都更加重视规范化的应对。同时,随着基金行业文化建设的推进,全行业也更加重视从源头上夯实基础。”郭鹏表示,声誉管理工作需要持之以恒,此次指引的发布,将有助于基金公司进一步规范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明确相应的内部职责和配套资源,是行业能力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2

  要点二:五点基本原则

  指引确立了声誉风险管理处置的五点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基金管理公司的声誉风险管理应覆盖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和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是审慎性原则。基金管理公司应审慎评估、判断、分析声誉风险,妥善处置声誉事件。

  三是及时有效原则。基金管理公司应主动识别、报告以及防范声誉风险,建立及时高效的声誉事件处置机制,及时修复公司受损声誉。

  四是匹配性原则。基金管理公司应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五是前瞻性原则。基金管理公司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定期对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及潜在风险进行排查、判断,提升声誉风险预见性。

  3

  要点三:七点处置建议

  基金管理公司应根据分级分类结果科学、灵活应对处置声誉风险,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核实引发声誉事件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判断公司的责任、影响范围,实时关注分析舆情;

  二是根据声誉事件具体情况,明确相应的职责、处置流程和报告路径;

  三是检视其他业务、宣传策略等与声誉事件的关联性,防止声誉事件升级或出现次生风险;

  四是采取适当的方式适时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或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澄清事实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五是对违反职业道德、违法违规经营等引发声誉事件的,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追责,并视情况公开,展现真诚、有担当的社会形象;

  六是及时开展声誉恢复工作,加大正面宣传,介绍针对声誉事件的改进措施,降低声誉事件的负面影响;

  七是对恶意损害公司声誉的行为,依法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沪上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海富通基金后续将根据指引要求,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细做扎实,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6月20日 08:24
下一篇 2022年6月20日 08:2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