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温和上涨,短期压力可控。5月,我国CPI同比上涨2.1%(前值2.1%)、环比下跌0.2%(前值0.4%)、核心CPI同比上涨0.9%,与前值持平;PPI同比上涨6.4%(前值8.0%)、环比上涨0.1%(前值0.6%)。农产品集中上市影响CPI环比季节性回落,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受农产品集中上市,以及物流逐步畅通等因素影响,5月CPI食品环比增速大幅回落至-1.3%,食品分项大幅回落是5月CPI环比转负的主要原因。同比方面,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1.1%,降幅继续收窄12.2个百分点,表明猪肉产能调减效应开始显现,且玉米、豆粕等涨价也在推升养殖成本。随着新一轮“猪周期”起点或已开启,国家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粮食价格推升养殖成本,猪价有望继续回升。PPI环比和同比增速继续回落。在基数抬升背景下,受国际大宗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5月PPI环比小幅上涨0.1%(前值0.6%),同比涨幅续降至6.4%。展望后续,一方面是俄乌冲突持续演绎或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增加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对物流和人员的阻隔效应仍未完全解除,以及我国终端需求仍然较为疲软的情形下,预计我国通胀上行缓慢,仍然处于可控阶段。
新增短期贷款和政府债券拉动社融显著回升,经济当期内生需求仍然不足。5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8,900亿元(前值6,454亿元),同比多增3,900亿元;新增社融27,900亿元(前值9,102亿元),同比多增8,378亿元;M1同比增速4.6%(前值5.1%),M2同比增速11.1%(前值10.5%)。1)表内信贷大幅多增。从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结构来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新增11,611亿元(前值1,344.13亿元),同比多增8,911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6,598亿元(前值2,338.28亿元),同比少增4,356亿元。其中,居民贷款以及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依然相对疲弱,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高频数据显示,5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8.3%,成交套数下降47.2%,表明实体经济、特别是地产融资等真实融资需求依然偏弱;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551亿元,同比少增977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多增5,591亿元,5月1年期票据转贴利率一度跌破1%,7天期票据多次逼近0%附近,反映银行票据冲量力度仍较大。2)政府债券再度高增。政府债券新增1.06万亿元,自2021年12月以来再度破万亿规模,同比大幅多增3,899亿元。由于国务院要求3.45万亿元专项债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预计6月政府债融资将创近年单月新高。3)表外融资继续回暖,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非标三项”合计新增-1,819亿元,同比少减810亿元,少减幅度较4月的519亿元扩大,其中新增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减142亿元,印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银行继续票据冲量。4)M2-M1剪刀差连续3个月走扩,实体融资需求回升较慢。M2-M1剪刀差仍未修复,由上月的5.4%升至6.5%,显示实体企业经营活动仍然偏弱;3月以来M2持续上升也反映企业经营改善较慢。由于财政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等因素的影响,M2增速与社融增速继续背离,两者增速差上升0.3个百分点至0.6%,创近6年最高水平。
图1 PPI与CPI的增速剪刀差继续收窄
图2 CPI食品项环比大幅回落图3 5月以来猪价走高,油价震荡走强图4 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为社融的主要提振项图5 商品房成交套数及面积同比负增、环比好转图6 M2与M1剪刀差续升,连续3个月走扩资料来源:WIND、证券投资事业部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