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险企保费增速四升一降
6月中旬,各家险企前5月保费数据相继出炉,备受业内关注的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速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前5月,中国人寿保费收入3792亿元,同比下降1.9%;中国平安保费收入3642.23亿元,同比增长0.87%;中国人保保费收入3179.83亿元,同比增长12.86%;中国太保保费收入2014.2亿元,同比增长6.7%;新华保险保费收入867.79亿元,同比增长5%。
五大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四升一降。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中国人保双位数的保费增幅领跑上市险企。
从寿险看,前5月,中国人寿保费收入3792亿元,同比下降1.9%;平安人寿保费收入约2300.72亿元,同比下降2.56%;太保寿险保费收入1273.46亿元,同比增长5.1%;人保寿险保费收入670.53亿元,同比增长16.8%;新华保险保费收入867.79亿元,同比增长5%。
前5月,五大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三升两降,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保费收入增幅均呈下降态势,人保寿险的表现则格外亮眼,保费增速超过了人保集团。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则保持5%的同步增幅。
个险渠道转型阵痛持续
前5月,五大险企的寿险保费收入有喜有忧,折射出个险渠道转型阵痛持续。
分析师认为,寿险行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个险渠道转型的重中之重就是代理转型,而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站在当前时点对下半年展望,产品端的创新与银保渠道的优化,能更迅速有效地实现价值发现。尤其头部险企凭借规模优势与品牌效应均能实现市占率提升。
从养老层面看,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的推出,将加速推动三支柱体系的建设完善,带来较为客观的增量市场,保险产品优势突出有望实现差异化竞争。
在健康险层面,增额终身寿销售火热,惠民保升级完善保障需求,人身险市场在需求端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银保渠道的牌照和网点优势不可忽视,综合保险集团以及有独特渠道优势的险企有望收益。
以需求为导向升级产品和服务
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寿险业面临的现状是:产品端保险+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健康、养老、财富增值需求;代理人渠道转型进程不及预期,包括深入基层的过程中推进难度加大、优质代理人招募不及预期,当前行业中已经尝试过代理人职业的人群规模较高,优质代理人挖掘的难度加大;监管出台有关人身险渠道和产品更为严苛的管理规范。
各家险企应针对客户需求层次升级,更加聚焦满足健康保障、财富管理和养老传承的产品和服务——决定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NBV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提升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创建“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那些能够加快建立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的公司将率先走出行业瓶颈,实现盈利超预期。
来源:保险文化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