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技术”中试成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郑明远研究员、王爱琴研究员团队,与中科柏易金(郑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郑明远研究员、王爱琴研究员团队,与中科柏易金(郑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开发的“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中试技术”今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技术首创了生物质糖一步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新路线,开发了千吨级生物质糖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实现了生物质催化转化高选择性制乙二醇由基础研究新发现到千吨级规模应用的跨越,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 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装置(图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装置(图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据介绍,乙二醇是重要的大宗能源化学品,每年全世界消费量超过 3000 万吨,主要应用于合成涤纶纤维、聚酯瓶片、防冻液、涂料、医药等领域。我国是乙二醇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的消费量超过 2000 万吨。但是,乙二醇主要以石油乙烯或煤炭为原料,存在原料不可再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能耗高等缺点,亟待发展绿色乙二醇生产技术。

2008 年,大连化物所张涛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新反应,为生物基乙二醇的生产提供了新途径。2019 年,团队与中科柏易金公司等合作开展“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于 2022 年初在河南濮阳建成了国际首套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装置,并于同年 6 月首次投料,一次性打通了工艺流程,获得了工业级的生物质乙二醇产品。

IT之家获悉,生物质乙二醇作为生物基聚酯材料不可替代的合成原料,发展前景广阔,该技术生产出的乙二醇产品已经推向市场,用于生产生物基涤纶(PET)、全生物基呋喃塑料(PEF)、香精香料等。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中试技术有望为乙二醇产业链升级、生物基聚酯生产、我国绿色化工提供重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4年10月18日 08:15
下一篇 2024年10月18日 08:1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