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愈发频繁 日本正研发耐热水稻 以防大米供应短缺

①去年的极端天气使得日本大米收成减少,随着全球极端天气因气候变化而变得愈发频繁,日本开始研发新的耐热大米品种,试图避免未来出现供应短缺;
②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转向耐高温的水稻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大米供应短缺的最重要措施。

清一色财经8月30日讯去年的极端天气使得日本大米收成减少,随着全球极端天气因气候变化而变得愈发频繁,日本开始研发新的耐热大米品种,试图避免未来出现供应短缺。

日本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夏天的高温和干旱导致该国水稻主产区减产,并且粮食质量受损,进而导致大米库存降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6月,日本私人大米库存量为156万吨,这是自1999年首次收集可比数据以来的最低季末库存量。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从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全球月平均气温已经连续13个月刷新最高纪录。今年7月,全球数以亿计人口都经历了酷热的袭击,世界多地出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就日本而言,该国7月平均气温创下18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比1991年至2020年7月的平均气温高出2.16℃。

去年粮食歉收导致日本大米价格大幅上涨。上周公布的7月份通胀数据显示,除著名的越光米外,日本大米价格涨幅普遍达到了2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研究公司BMI本月发布报告称,虽然新的大米最早有望在9月份上市,可能会缓解目前的短缺状况,但由于即将到来的收成季节依旧受到炎热天气的威胁,预计日本大米供应紧张将持续到明年。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越来越担心,若不采取有效行动,全球气候变化将长期威胁到大米产量。

日本农林水产省上月发布报告称,到2100年,日本水稻产量预计将比上个世纪下降约20%。

该部门表示,转向耐高温的水稻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大米供应短缺的最重要措施。

位于东京以北的埼玉县是日本最热的地区之一,当地政府希望通过科学手段避免未来出现大米短缺,目前正在推行全国性项目,以开发更耐高温的水稻。

埼玉县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各地采集种子,进行培育和异花授粉,以培育出更耐热的品种。该机构目前已研发出一种名为Emihokoro(意为灿烂微笑)的新大米品种,今年已在31块稻田进行试种。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4年8月31日 04:20
下一篇 2024年8月31日 04:23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