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咖现身说“法”:中企出海中的法律挑战与应对之道

①新能源产业作为中国的优势产业,在国际上竞争力相当强,但诸多外部因素始终对中企出海构成困扰;
②环境法规、国际准入、双反……是每个新能源出海企业一直面对的法律问题,而法律界专业人士也对此早有准备。

清一色财经6月1日讯近年来,中国市场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当属新能源产业,其不仅在国内完成了技术升级和替代落后产能的目标,同时也在海外市场成功打造了“中国智造”的金字招牌。

以光伏、锂电池等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一直坚定地走在出海道路上,并在过去十几年的探索与挑战中慢慢找到了适应国际竞争的节奏。但即便如此,更多新能源企业在加入出海行列时,仍发现自己被重重国际规则和法律挑战所包围。

5月31日,立足法律,聚焦新能源出海,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与浩天律师事务所等联合举办《聚焦新能源,共创新未来——法律护航新能源行业出海》的专题论坛,延邀国际仲裁专业人士、行业资深法律顾问、媒体专家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新能源出海道路上的法律议题。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指出,由于新能源产业具有典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相关企业出海不仅面临数据的合规安全、双反审查、国际市场准入等法律风险,且其常常与知识产权、建设工程、股权投资等交易复合而产生复杂矛盾,因此这类纠纷案件必然呈现出国际性强、专业性高和纠纷内容复杂等特点。

这为新能源行业处理纠纷,尤其是跨境纠纷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据王唯骏介绍,近年来新能源纠纷仲裁案件逐年递增,从2020年至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共受理500余件相关案件,主要涉及风电、光伏、氢能等技术,在发电、储能、新能源车等多个新赛道的争议,涉案金额高达103亿人民币。

image

可以说新能源产业的出海伴随着数不清的法律条款,从发电组组件的类别认定到关税税率,企业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挖到宝,也可能掉进坑。这也要求企业在出海之前,就对相关法律有所了解,有所准备。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全国董事局主席蒋琪表示,浩天的综合法律服务能力,将积极助力国内新能源行业出海并提供一站式境内外法律服务。

image

行业观点

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出海的资深法律专家,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姚子然表示,新能源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法律挑战,但企业应当有主动应对的能力,公司法务部门也应该积极寻求利润增长的有效途径,最大程度的进行价值创造。

image

要做到这一点,姚子然指出,首先无论是内部法务还是外部合作律师都应先明确企业在纠纷中的核心诉求,与管理层进行清晰沟通,而不是简单以赢官司为目标。其次,应该建设高层次的人才储备,并选择合适的海外律师伙伴,内外合理划分工作,以谋求事半功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合规部部长王文俊也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他提到,在宁德时代落地海外的业务中,物色好的当地合作伙伴对于中企的海外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他举例提到跨国巨头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坚持与中方伙伴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成为成功的合作典范。

image

王文俊分享了他对这个事例的理解,当一家外国企业进入一个庞大的市场时,作为外来者需要学会分享,与当地合作伙伴更好地分享收益。但这又对当前发展中的中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到优秀可靠的供应商和客户,是否仍有足够利益和抓手来与合作伙伴分享,是个很大的现实挑战。

最后,王文俊表示,全球化仍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而且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都在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加大力度出海。虽然当下面临不少困难,但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是必然的过程,出海方向依旧明确。

各方经验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姚约茜分享道,这一轮新能源产业出海热潮中,中东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地点;其次,新能源出海中的绿地投资(指在当地新建投资)明显变多,这意味着项目落地的周期变得非常长,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前期的尽调变得更加关键。

image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法务官马雪杏则从企业角度提供对于出海的思考。她指出,公司遇到争议时,首先应该厘清对方起诉自己的诉求,而不是着急寻找律师,有可能对方是利用诉讼这种形式来寻求合作机会。其次,当下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寻找法律服务,不再执着在国外找一个当地的法律顾问,而是更愿意在国内找一个有海外经验的大型律所来牵头。

image

来自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合作人陈勇全强调,中国新能源公司在海外遇到的合同纠纷,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预先管理好合同条款的问题,而是双方对于内容理解偏差导致的分歧,这可能需要企业在订立合同之初就找到了解当地文化的法律人士来避开这种问题。

他还指出,在东南亚市场一味采用西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如诉讼和国际仲裁等,可能效果未必令人满意。中企还是应该多尝试调解之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更好地推进在当地的项目。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4年6月1日 18:00
下一篇 2024年6月1日 19:1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