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财经4月12日讯近期,随着期货市场多个品种走出流畅行情,与之相关的私募CTA策略也出现回暖。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今年一季度,私募的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收益均值为1.79%,中位数为0.82%,好于私募的股票策略表现(收益均值为-2.74%)。
其中,3月份黄金、白银、铜、铝等一众商品的暴涨,也使得当月业绩格外亮眼。数据显示,有业绩记录的660家私募旗下期货及衍生品策略3月收益率均值达到2.55%,延续了2月的反弹势头。实现正收益的共有392家,占比为59.39%。
而商品牛的口号在全球都已唱响,全球著名资管巨头景顺(
Invesco Ltd)此前表示,在宽松周期开始前后的几个月里,原材料价格通常会出现正回报。目前基本面情况良好。随着人们对经济环境越来越满意,他们料会投入更多的资金。
小私募业绩首尾差拉大,部分机构期货策略产品收益率达22.08%
从具体的规模来看,今年一季度有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收益数据展示的私募共有662家,其中,百亿私募有22家,5亿以下规模私募占比近7成。
在5亿以下规模里,私募业绩差异巨大,首尾业绩差高达350%以上。不过从策略收益中位数0.66%来看,已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小型私募获得正收益,绝对数量将超过232家。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清一色财经整理
而在期货策略内部来看,主观+量化私募表现最好,232家主观+量化私募旗下期货及衍生品策略3月收益均值为3.69%,领先于纯主观和纯量化私募;量化策略紧随其后,237家量化私募3月收益均值为2.32%。
在20亿以上规模私募中,有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今年一季度收益数据展示的私募有70家,收益均值为0.57%。名列前三强的分别为鸣石基金、明湾资产以及因诺资产,其中鸣石基金今年一季度策略收益率22.08%,与其他私募拉开较大差距。
据了解,鸣石基金与因诺资产均成立较早,两家投资策略也都以量化为主。
一季度,债券策略产品受到私募“冷遇”。一名从事债券策略的私募基金负责人向清一色财经表示,自今年以来,城投债、信用债、国债等收益率全面下降,这也导致旧有的持有到期策略不再可行。目前,行业内不少纯债策略的私募都开始转型权益类产品,进军股票、期货相关策略的为首要选择。
对于未来行情的发展,上海量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枫杰认为,目前市场处于熊市和牛市之间的混沌期,如果市场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加上国内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等多目标平稳发力,市场有望真正开启震荡向上的周期。
备案产品中量化CTA占据“半壁江山”
从备案的产品类型来看,数据显示,一季度备案的1625只私募证券产品中,股票策略产品有1058只,占比65.11%。
其次为多资产策略产品210只,占比12.92%。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也同样火热,共179只产品,占比11.02%。而此前较为热门债券策略则遇冷,一季度备案债券策略产品仅47只,占比仅为2.89%。
此外,一季度备案的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中,量化CTA产品占比为55.87%,从绝对数量上已占据主导地位,在20亿规模以上的私募产品前10名中也以超过6家为量化策略。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