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财经4月9日讯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正式实施后的首个报送期。受到资本新规的风险计量影响,基金对商业银行二永债的净买入量从跨季前的-142亿快速上升至四月初的96亿。二永债 “季末效应”或将成为常态化波动。
3月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收益率呈上行趋势,整体净融资规模也有所减少。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3月共发行3只永续债,规模为730亿元,无新发二级资本债。相较2月环比减少570亿。3月二永债净融资-723亿元,同比2023年3月减少2259亿元,环比2024年2月减少2023亿元。
从二级市场收益率变动来看,根据西部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截至3月29日,5年期和3年期AAA-二永债品种利差分别较2月29日分别走阔5bp、收窄1bp;AA+5年期和3年期品种利差分别较2月29日分别走阔3bp、收窄1bp。从期限利差来看,中长端调整幅度较短端更大。
国金证券固收团队表示,银行二永债本轮调整行情或与资本新规首个报送期有关,期间基金受影响较大显著减持,保险、理财为主要买盘。资本新规首个报送期内,银行有动力抛售部分非指数型债基或要求债基减持风险权重较高的底层资产(主要包括二永债)以降低其在银行账簿中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结果,基金每逢季末都可能因为银行报送期的压力而抛售二永,引发利差走阔,而跨季后基金或重回二永主力买盘,带动利差收窄。
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三月最后一周,基金净买入二级资本债-34亿元,较前值回落84亿元;净买入永续债-108亿元,较前值回落131亿元。
清一色财经根据资本新规整理了银行投资基金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如能穿透至相应底层资产,适用相应权重,通过第三方计算需乘以1.2倍不信任系数。如不满足穿透计量要求,可利用募集说明书等信息划分底层资产大类,适用相应权重,选取资本要求最高的计量结果。前两种方法均无法适用,则适用1250%的风险权重。次级债权和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风险权重从100%上调至150%;银行永续债按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进行计量,风险权重维持在250%。
截至今年一季度,五大行均已经公布董事会决议的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额度,合计不超过4400亿元。中行、工行、农行、交行、建行的额度分别为15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1300亿元、500亿元。
随着跨季结束,基金重新开始增持二永债。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4月5日当周基金净买入60亿元二级资本债,较前一周回升94亿元;净买入永续债36亿元,较前值回升144亿元。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