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固收+”产品来了!各大基金公司瞄准→

来源:上海证券报随着基金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又一款瞄准理财替代的新产品即将问世。6月1日,证监会网站公开信息显示,超过20家基金公司上报一款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其中大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基金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又一款瞄准理财替代的新产品即将问世。

  6月1日,证监会网站公开信息显示,超过20家基金公司上报一款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其中大部分或是采用混合估值法的债券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既有华夏、嘉实等头部基金公司,也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业内对该类产品的重视不言而喻。

  业内人士解读道,所谓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即基金资产中部分采取市值法估值,部分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是固收类产品中又一创新之举。该产品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到兼顾稳定和收益,日后有望成为理财替代的主力产品之一。

创新“固收+”产品来了!各大基金公司瞄准→

  产品创新紧跟高质量发展步伐

  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究竟创新在哪里?业内人士从产品设计、投资策略、适用客群等多方面做了具体解读。

  产品设计方面,业内人士表示,具体而言,目前货币基金所投的资产都是以摊余成本法估值为主,债券型基金所投的资产都是以市值法估值。混合估值债券就是在产品的管理中,一定比例的配置型资产采取摊余成本估值,一定比例的交易型资产采取市值法估值。具体的比例还未定,要看公司的设计和产品上报修改后的结果。

  投资策略方面相比存量的纯债产品也有所不同。业内人士介绍说,因为一部分持有到期的资产以摊余成本法估值,另一部分以市值法估值的资产可投利率债和信用债,在久期和杠杆方面也可灵活运用,但转债不包括在内。“可以说是固收+的另一种形态。”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适用客群,据了解,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主要面对零售客户发售,有望成为未来承接理财替代的重要创新产品之一。

  “相比货币基金,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在投资策略上会更丰富。比如杠杆可以更高、久期也可以更长;同时,因为一部分比例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且有封闭期的设计,净值曲线相对会比较平滑,投资者体验也会更好。”业内人士解读道。

  首批产品呼之欲出

  基金公司踊跃布局

  吹皱一池春水。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的上报引起了业内的热议。业内人士透露,可能正式获批还有一段时间,目前有些上报产品还在补充资料。接下来可能有第二批、第三批,而且可能接下来的产品类型中不单单是纯债型产品。之前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热销,也让基金公司深刻认识到稳健型低波动产品的潜在市场,布局的积极性更高。

  “相比银行理财,公募固收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净值波动,从固收+产品的表现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一位资深基金公司固收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普通的纯债基金采取市值估值法,阶段性会有亏损的现象。而纯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资产降低了波动,理论上不会亏损。将两者混合之后,产品波动性明显降低,对于稳健需求的投资者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收益方面,该位负责人预估,将好于货币基金,低于纯债基金。“如果后续还能进一步做成上市交易的场内基金,流动性会更好。”该位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认为,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产品的发行,也是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注脚之一。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16条举措支持公募基金发展。其中提到“稳妥发展固收类产品,支持个人零售型债券产品发展,研究完善FOF、MOM等产品规则,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开发创设力度”。而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正是中低波动新产品之一,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责编:邵子怡 校对:张宇制作:张 巘

  图编:张大伟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6月2日 16:48
下一篇 2022年6月2日 16:48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