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式”加息?结束负利率政策后,日本央行行长未透露再紧缩信号

智通财经获悉,在日本央行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这是17年来首次加息)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进一步加息将取决于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发展,但在目前的环境下,大幅加息的可

  智通财经获悉,在日本央行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这是17年来首次加息)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进一步加息将取决于经济和物价形势的发展,但在目前的环境下,大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日本央行决定后日元下跌,截至发稿,美元兑日元汇率走高0.86%,至150.43。

“鸽式”加息?结束负利率政策后,日本央行行长未透露再紧缩信号

  关于政策操作与影响:以短期利率为主,必要时买债控制长期利率

  植田和男指出,背离非正统货币政策的决定反映出,日本央行对稳定和可持续实现2%通胀目标的前景越来越有信心。他称:“我们的主要政策工具将转向短期利率。今天的决定只会导致短期利率上升0.1%。如果长期利率大幅上升,我们还将灵活地增加债券购买。我认为存款和贷款利率不会因今天的决定而大幅上升。”

  日本央行还取消了将日本长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维持在最低水平的计划。植田和男表示,长期收益率应由市场力量决定,但日本央行将在必要时通过购买债券来防止收益率飙升。植田和男称,“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现在结束了”,尽管他补充说,过去几年因购买政府债券和交易所交易基金而扩大的资产负债表将作为“遗产”保留下来。

  对此,植田和男表示:“的确,我们持有的巨额债券对长期利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我们持有巨额政府债券的事实确实具有刺激作用。但我们的主要政策目标将是短期利率。”

  对于日本央行决定后日元下跌,植田和男表示:“和往常一样,我不会对短期汇率走势发表评论。但如果汇率变动对我们的经济和价格预测产生重大影响,我们随时准备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回应。”

  这意味着,日本央行结束了持续八年的负利率和其他非正统政策的残余,历史性地放弃了以数十年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点。这一转变使日本成为最后一家退出负利率的央行,并结束了全球政策制定者寻求通过廉价资金和非常规货币工具提振增长的时代。

  关于经济前景:短期利率与经济和价格前景相符

  植田和男表示,今年管理层和工会之间的春季工资谈判中的加薪是政策变化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丰田汽车(TM.US)和日产汽车等大公司最近说,它们在谈判期间决定提出几十年来最大的加薪幅度。

  植田和男表示,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效仿,并补充说,服务业价格上涨的扩大、日本企业对投资的积极态度以及消费者信心的改善也是影响这一决定的因素。

  植田和男称:“与其他央行一样,我们恢复了以短期利率为目标的正常货币政策。我们会根据经济和物价前景,选择适当的短期利率水平。但在这样做时,我们需要注意,通胀预期达到2%还有一段距离。当我们关注这一差距时,即使在正常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也有必要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

  植田和男称:“至于下行风险,全球经济面临着许多风险,比如出现负面市场冲击的可能性。还有一种风险是,消费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复苏。至于上行风险,这将是一种情景,即企业的价格和工资设定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在发生变化——会产生进一步的戏剧性变化。我认为这种上行风险实现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我们需要警惕这种风险。”

  植田和男也指出,通胀在目标范围内的可能性很高。他称:“通胀稳定实现我们目标的可能性一直在增加,包括从1月到3月……结果,这种可能性达到了一定的阈值,导致了今天的决定。如果这种可能性进一步增加,趋势通胀进一步加速,这将导致短期利率进一步上升。”

  不过,植田和男也指出:“从5到1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日本的通胀预期可能在1%至1.5%左右……目前,实际利率很可能深陷负值。除非中性的实际利率非常低,否则我们可以说日本的货币状况是宽松的。”

  关于下次政策操作

  日本央行结束了现代史上最激进的货币刺激计划,取消了世界上最后一次负利率和大量非常规工具,但没有明确进一步加息的路线。官员们强调宽松的条件将稳固地支撑经济和价格,并考虑到这一目标,将维持宽松的环境非常重要。同时,如果需要,将考虑采取广泛的宽松政策,包括过去使用过的政策。

  对于下一次加息的门槛,植田和男指出:“如果我们的通胀预测明显上行,或者即使我们的预测中值不变,我们也认为价格前景的上行风险明显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政策变化。我们的主要政策目标将是短期利率。根据经济和物价的变化,调整短期利率水平。对于下一次加息是会导致债券购买规模的缩减,还是资产负债表的缩减,还是相反,我没有任何具体的想法。”

  植田和男就债券购买评论称:“我们将继续购买与过去大致相同数量的债券。至于未来,鉴于我们已经结束了非同寻常的货币宽松政策,我们将在某个时候缩小资产负债表。但我们现在不能具体说明什么时候会发生。”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4年3月19日 18:02
下一篇 2024年3月19日 18:03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