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设备更新”目标的定量分析

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行业构成中,剔除建筑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电气机械、交运设备、金属制品、信息技术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是占比最高的行业,意味着这些行业的产品将相对最受益于设备投资的扩张。

第一,前期我们已经发布报告《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本篇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对这一重要的政策的领域展开分析。如何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历年设备工器具投资的增速,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后的可比口径估算,2023年我国所有行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金额约为7.1万亿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4.1%。201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涉及到的“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占全部行业设备投资的比重为83.3%,假设比例不变,则对应2023年重点领域设备投资5.9万亿左右,其中工农业合计5.3万亿左右,与发改委提及的“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大致对应。

第二,进一步拆分“5万亿设备投资市场”的行业构成,占比较高的以制造业、公用事业、交运行业为主,2023年投资规模分别为4.5万亿、0.6万亿和0.4万亿。制造业中,化工、非金属矿制品、通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年设备投资在0.3-0.4万亿之间;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年设备投资规模在0.2-0.3万亿之间;农副食品、纺织、橡塑年设备投资金额在0.2万亿左右。

第三,《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是2027年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对应年复合增速在5.74%以上;这一目标显著高于此前5年(2019-2023年)-0.2%的设备投资复合增速,亦高于年趋势值相近的过去8年(2016-2023)复合增速的0.9%。按照2023年估算的工农业等重点领域5.9万亿的设备投资规模估算,5.74%的增长对应年增量投资规模3378亿元。这里面多少是较本来的设备投资趋势值额外增加的?如果按照2016年之后0.9%的增速为基准,年额外增加的规模约2845亿元;即便是考虑到疫后设备投资的修复特征,以过去三年复合增速的2.4%为基准保守估算,则年度额外增加的规模约1948亿元。政策红利将会加快设备更新周期,而对经济的影响还要进一步考虑乘数效应。

第四,哪些行业较5.74%的目标增速明显偏低?除了卫生以外,农业、工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领域最近5年设备投资复合增速均低于5.74%的目标;农业(2018-2022年复合增速-14.8%,下同)、建筑(-17%)、文化体育娱乐(-10.5%)、交运仓储邮政(-8.8%)、教育(-1.2%)与目标增速差距最大;制造业内部,农副食品、纺服产业链(纺织、服装、皮革制鞋)、印刷、文教体娱用品、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交运设备与目标增速差距较大。

第五,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各个行业产品最终流向情况,根据2020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行业构成中,剔除建筑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电气机械、交运设备、金属制品、信息技术服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是占比最高的行业,意味着这些行业的产品将相对最受益于设备投资的扩张。

第六,《行动方案》提出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和“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前政府工作报告将单位GDP能耗目标由2023年的“继续下降”提高至“下降2.5%左右”相对应,这一变化与2016年有一定相似性,不同的是本轮供给侧的主要政策方向是“优化产能”。在规模上,我国目前在运主要用能产品设备保有量超过50亿台,重点关注发改委此前提出的“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商用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6大类43种用能产品的设备更新需求。

第七,除了设备投资增速目标、能耗目标之外,《行动方案》还提到产业数字化相关的两个目标,即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这一目标并非首次提出,它与2023年底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一致。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5.7%,与2027年75%的目标差距为19.3个点,年均增幅3.9个点,而此前10年(2012-2022年)年均增幅为3.11个点;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5.1%,与2027年90%的目标差距为14.9个点,年均增幅3.0个点,而此前10年(2012-2022年)年均增幅为2.63个点。以此对照,两个领域年均增速均需快于过去10年。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4年3月17日 20:11
下一篇 2024年3月17日 20:1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