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月31日讯“如果(产品)没有出现在批件栏,可以理解为没有通过审批。”今日,《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人身份从欧林生物(688319.SH)证券部人员得到初步确认,由欧林生物研发的AC-Hib联合疫苗的上市申请未获得通过,印证了坊间的传闻。
受此影响,今天A股开盘,欧林生物股价飘绿,盘中一度下跌近7个百分点。截至当天收盘,股价下跌5.83%,报10.83元/股。
▌“落空”的业绩增长点
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也显示,欧林生物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出现在了“药品通知件待领取”栏目下,而不是出现在“药品批准信息”栏目下。
据悉,按照惯例,只有未获批的药品才会以第一种方式出现,但具体原因可能包括不予批准和企业主动撤回等。
而从公开信息看,欧林生物并未对外宣布过撤回AC-Hib联合疫苗的上市申请。不过,上述企业人员表示,“公司还没收到药监局的最终批件,具体的原因我们也还没看到,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公告的。”
“关于这一款疫苗,后续肯定还有进一步措施的,但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评判。”对方进一步补充。
欧林生物的这款AC-Hib联合疫苗最早是在2023年2月获得NMPA的上市申请受理,由于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在售,欧林生物对其上市寄予厚望,直言是“新的业绩增长点”。
资料显示,AC-Hib联合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5周岁儿童,可同时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感染性疾病。
相比于单苗接种,欧林生物的AC-Hib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次数,可在同一时间预防多种疾病,依从性更好。且因采用冻干剂型,易于保存运输,安全性更高。
截至2023年上半年,欧林生物累计用于AC-Hib联合疫苗的研发投入达4769.88万元,已超出预计投入11.84%。
值得一提的是,欧林生物在AC-Hib联合疫苗研发上,还面临着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智飞生物(300122.SZ)。
智飞生物在2020年因旗下AC-Hib联合疫苗(注射剂型)的上市再申请被驳回后,宣布加紧开发AC-Hib联合疫苗冻干剂型,亦即欧林生物的同类产品。2023年上半年,智飞生物该款新疫苗的研发投入增加13.95万元,累计投入达7803.18万元。
▌增长又一极?
欧林生物之所以对AC-Hib联合疫苗的上市寄予厚望,与其逐年承压的业绩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2年,欧林生物实现营收5.47亿元,同比增长12.38%,归母净利润2657.71万元,同比下跌75.38%;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3.52亿元,同比下跌4.98%,归母净利润3028.38万元,同比下跌24.62%。
截至目前,欧林生物一共拥有3款上市疫苗产品,分别是: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产品在收入上升的情况下,毛利率逐年下降,2020-2022年分别为95.14%、93.93%、92.86%。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欧林生物在研项目中,除AC-Hib联合疫苗外,还有一款“重组金葡菌疫苗”处于III期临床,其他产品均处于临床前研究早期阶段。这意味着,重组金葡萄疫苗或将取代AC-Hib联合疫苗,成为欧林生物对业绩增长点的新期待。
据了解,重组金葡萄疫苗将用于预防手术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属于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关于这款疫苗,欧林生物证券部人员透露,“III期临床是在2022年启动的,因为有6000例入组,样本量比较大,临床可能要花2年或2年多时间完成。去年年底做过期中分析,建议公司继续推进研究,这也符合公司预期,目前临床正在推进之中。”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重组金葡萄疫苗累计研发投入2.04亿元,预计总研发投入高达6.30亿元。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