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对未来价格的走势概率分布预测相同,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经济学上称为风险偏好。比如说一个游戏,投入100元,50%概率返还300元,50%概率亏完,可以反复玩,那么这个游戏是有利可图的,可以一直玩;但如果改成必须投入100万,50%概率返还300万,50%概率亏完,而你全部身家一共只有100万,那搞不好就玩得倾家荡产了,虽然仍然有利可图,但考虑到风险,你是不会玩这个游戏的。
但如果某个人有100亿,他就可以一直玩这个游戏,因为概率原理决定了亏完100亿的可能性极低。由于这个风险偏好的差异,如果现在你有玩这个游戏的权利,你就可以将每次游戏的权利以不超过50万/次(实际上因为议价能力的原因可能要低很多)的价格转让给有钱人,这就是风险偏好差异导致的交易,交易双方之间重新分配了风险和收益。
所以你可以看到,对于一个本身不产生价值的标的物的交易,合理的交易永远都围绕在 1. 价值判断的差异 2. 风险偏好的差别这两点上。如果按照你的假设,只考虑市场里最顶级的交易者,也就是说价值判断都比较准确,那么交易就会只趋向于风险偏好上,也就是能继续接受风险的人持有资产,不愿意接受风险的人卖出资产获得现金。
但实际问题会更复杂一些,因为交易本身也会影响市场供需从而影响价格,这个价格变动又会反作用于参与交易的人,所以价格本身是难以预测的。
结论是,虽然你仍然没有办法预测价格,但你现在能明白,说某个资产将来一定会一直涨下去,这个话一定是谎言——如果它将来确定会涨,那它现在就应该一步涨到位才对。
指望资产在自己出手之前不断上涨的行为永远是在博傻,即总是期望有更大的傻瓜为自己接盘,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本文由入驻清一色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