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财经1月5日讯新一期清一色财经“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2023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1.37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1.4万亿元少增300亿元。与此同时,市场机构对2023年12月新增社融的预测中值为2.11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1.31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8000亿元。
物价方面,2023年12月CPI、PPI或持续低位波动。其中,市场机构对2023年12月CPI的预测中值为-0.3%,较11月-0.5%跌幅收窄0.2个百分点;对2023年12月PPI的预测中值为-2.7%,较11月跌幅-3%收窄0.3个百分点。业内表示,近期资金利率明显下行,银行间流动性已经回归较宽松的状态,从目前经济修复需求、实际利率情况等角度来看,2024年一季度存在较高的降息概率,同时也不排除降准的可能。
“C50风向指数调查”是由清一色财经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近20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12月CPI同比增速降幅或走扩,PPI同比增速降幅或收窄但仍为负值
2023年11月,受天气偏暖农产品供应充足、国际油价下行和出行等服务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CPI同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3%,表现均低于市场预期。
对于2023年12月CPI同比读数,参与机构预测中值为-0.3%,较2022年同期1.8%增速降幅走扩,但较2023年11月-0.5%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近5成参与机构认为,2023年12月CPI有望落在-0.4%至-0.3%区间。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邵宇佳分析,从食品项来看,受年末需求走强,蔬菜蛋类价格回升,叠加猪价下跌收窄影响,食品价格将环比大幅回升。
非食品项方面,受服务需求回落、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下跌影响,非食品价格将环比下跌。其预计,12月CPI同比下跌0.4%,但较上期收窄0.1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12月主要消费品价格出现分化,生猪产能去化速度较慢,叠加猪肉终端需求低于预期,猪价并未出现反弹,12月环比-0.8%。汽油价格亦随国际油价下跌而出现调整,环比-0.4%。
随着气温显著下降,鲜菜价格出现明显季节性上升,环比7.5%。其预计12月CPI或维持低位震荡,同比读数录得-0.4%。
另一方面,12月PPI同比降幅或将收窄但仍为负值,市场机构预测中值为-2.7%,预测区间为-2.8%至-2.5%。
邵宇佳表示,受需求预期减弱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影响,国际油价有所回落,带动国内工业上游生产资料价格转跌,生活资料价格受中下游工业需求温和影响保持平稳,工业生产价格同比低位震荡消化,12月PPI或同比下跌2.6%。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 12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行,而国内具备定价主导权的钢价和煤价均有上涨,其预计12月PPI同比增速降幅或收窄至-2.8%。”
12月新增信贷同比或略有回落,市场机构预测中值为1.37万亿元
11月是历年的信贷小月,而在平滑信贷投放的政策导向下,2023年1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元,同比少增1368亿元,低于市场预期。
市场机构对2023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1.37万亿元,环比11月有所回升,但较2022年同期1.4万亿元少增300亿元,市场机构预测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1.75万亿元、2.7万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整体来看,在一线城市地产需求侧政策的提振下,12月商品房成交边际改善,结合12月票据利率整体较11月有所上行,预计12月新增信贷同比略有回落。
邵宇佳分析,在稳经济、促恢复、扩内需等政策持续出台下,尤其是当前万亿增发国债的强力推动以及降息等政策的短期效应明显,支撑信贷规模,但楼市回暖持续动力有待观察以及市场预期不稳仍一定程度制约信贷扩张,其预计2023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500亿元。
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仍维持高位,新增社融规模高于2022年同期
社融方面,2023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5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4556亿元,这一数据同样低于市场预期。
预测显示,2023年12月社融增速或继续反弹,市场机构预测中值为2.11万亿元,较2022年同期1.31万亿元同比多增8000亿元。其中,近7成机构预测值落在1.8万亿至2.3万亿元区间。
陈兴表示,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11月有所缩小,不过同比多增额有所扩大,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多增额也有所增加。整体来看,12月新增社融规模或高于2022年同期。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预测,受政府债发行加力与基数效应等影响,社融增速或从7月8.9%反弹至12月9.7%左右,升幅明显。
“往后看,此轮社融增速反弹已经接近尾声,读数上,2023年一季度的高基数会对2024年社融增速产生显著影响。”张静静表示。分项来看,其预测社融口径下的政府债净融资9500亿元。
其中,国债净融资8500亿元,地方债净融资980亿元;企业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其中企业债净融资-3000亿元,IPO/增发等集资金额625亿元。
非标融资则持续疲弱。“10月起,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的大量发行,对非标产生收缩效应,10、11月非标新增规模分别为-2572亿元、14亿元。12月特殊再融资债发行量明显缩小,非标融资对社融贡献有限。”张静静分析。
在鲁政委看来,12月政府债发行量有所回落,不过由于偿还量规模较低,预计12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或仍然维持高位。企业债券方面,由于偿还规模走高,12月企业债券规模预计转负。
银行间流动性已回宽松状态,一季度降息降准升温
回顾近5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无论出于呵护资金面平稳跨节的目的,还是为了配合信贷开门红及政府债融资,春节前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通常偏宽松,因此也成为降准降息的重要窗口。
广发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倪军表示,从银行间流动性来看,12月中旬央行大额投放MLF,年底财政存款集中投放,预计银行体系稳定超储压力有所缓解,近期资金利率明显下行,银行间流动性已经回归较宽松状态。
同时,倪军强调,由于目前OMO余额水位仍高,进一步宽松信号释放需要降准或降息来触发。12月下旬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也提高了市场对开年货币政策加力的期待,但12月底货币政策例会通稿未释放增量友好信号,市场要关注货币宽松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从目前经济修复需求、实际利率情况等角度来看,一季度存在较高的降息概率,同时也不排除降准的可能。
一方面,目前经济修复仍待需求的实质性回升,需要引导融资利率下行。
“虽然存款降息为实体融资成本压降提供了空间,但考虑效果显现存在时滞,当前政策利率或仍有下调的必要。”明明表示。
另一方面,低通胀背景下,我国实际利率较高,为降息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考虑到中美实际利率走势背离,预计2024年海外因素对货币政策的掣肘也将进一步弱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降准释放的低成本、长期限资金可以支持2024年一季度政府债发行以及信贷投放,但短期内必要性不强,同时需警惕金融防空转的要求下,微观层面的流动性放松空间有限。”明明指出。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高明对清一色财经记者表示,2023年8月之后的两轮存款降息有利于维护商业银行合理利润,为LPR进一步调降创造条件。其预计,2024年1月很可能再次调降MLF约10BP,同时LPR非对称降息。
“当前MLF余额为7.1万亿处于历史高位,叠加年初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季节性上升,以及政府债券的密集发行,一季度央行可能再次降准呵护狭义流动性合理充裕。”高明表示。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