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科创板医药年终“交卷”:政策收紧IPO上市企业锐减 创新药企业引领板块涨幅

①2023年共有67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其中医药企业2家,占比不足3%。去年全年科创板上市企业124家,医药企业13家,占比超过10%。
②截至2023年12月20日收盘,109家科创板医药企业总市值合计达1.02万亿元,市值超过100亿的企业占比30.28%。

《科创板日报》12月23日讯转眼间,又到了A股上市企业递交年终“答卷”的时候,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109家登陆科创板的医药企业。

随着年初公共卫生政策发生变化,2023年外部环境回归常态,医药企业今年的“年终考”也因此将能够更直接反映行业的成长情况。

《科创板日报》记者尝试从整个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情况、历年来科创板的IPO数量,以及当年个股涨跌排名等多个维度切入,一探科创板医药企业在2023年的变化。

▌投融资及上市准入大幅收紧

今年以来,市场上关于提高科创板上市门槛的讨论,在年底的IPO数量上得到侧面验证。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0日,今年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共有67家,其中,归属于《证监会行业(2012版)》里“医药制造业”板块的企业有2家,占比不足3%。这两家医药企业为百利天恒(688506.SH)和智翔金泰(688443.SH),分别在今年1月6日、6月20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各自为所在半年度里的唯一一家医药企业。

相比之下,2022年共有124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含1家转板上市企业),其中有13家医药企业,占总数约10.48%。在整体板块及医药赛道上,2023年上市企业数量同比分别下降45.97%、84.62%。

2021年共有162家企业登陆科创板,医药企业占了12.35%,有20家之多,其中百济神州(688235.SH)就是在这一年上市的。

image

而就募资情况而言,医药企业的表现也跑输大盘。2023年67家企业预计募资1151.68亿元,实际募资总额1438.84亿元,增加24.93%。但百利天恒和智翔金泰计划募资14.22亿元、39.80亿元,最终分别募得9.90亿元、34.73亿元,比预期减少30.38%及12.74%。

智翔金泰的募资总额在67家企业中排第7位,百利天恒则排到了第46位。

此外,百利天恒和智翔金泰合计募资44.63亿元,仅占67家企业募资总额的3.10%。而2022年13家医药企业合计募资212.99亿元,占整个板块124家企业的8.45%。

可以发现,2023年获准登陆科创板的医药企业,均涉及创新药业务,相比于2022年批准多家从事诊断、检测业务企业上市的情况而言,更加体现出对科创板属性的要求。

资料显示,百利天恒拥有“创新生物药业务板块”,具备包括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及ADC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能力。不久之前,其双抗ADC药物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合作,印证了其创新属性。

智翔金泰同样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已立项开发了多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不过,就目前而言,百利天恒和智翔金泰均未实现“摘U”。

《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针对已经递交IPO文件的企业,审核机构也加紧了对其创新属性的考察。其中,主要从事复杂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南通联亚药业”,今年11月回复上交所第二轮问询的资料显示,其科创板定位和科创属性,成为两次问询的重点所在。

与此同时,科创板递表将近半年的“甘肃皓天科技”,也突然在近日向上交所提交了上市撤回的申请,上交所于12月21日正式终止了企业的上市进程。

必须指出的是,登陆科创板的医药企业数量锐减的背后,也是医药领域投融资环境遇冷的一个体现

科创板日报创投通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2023年医药健康领域共发生1245起投融事件,涉及公司1027家,融资规模合计532.24亿元,其中最大融资规模21.73亿元。

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医药健康领域共发生1120起投融资事件,涉及公司880家,融资规模合计3976.34亿元,其中最大融资规模1813.40亿元。2021年全年,医药健康领域共发生1528起投融资事件,涉及公司1153家,融资规模合计2109.76亿元。

▌创新药企业引领板块涨幅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0日收盘,109家科创板医药企业中,总市值超过100亿的企业共有33家,占医药企业总数的30.28%。其中,百利天恒以503.03亿元位居第一位,并且也是唯一一家市值超过500亿大关科创板医药企业。

此外,进入前10榜单的企业还有华大智造(688114.SH)、君实生物(688180.SH)、华熙生物(688636.SH)、荣昌生物(688331.SH)等,各家总市值均在200亿元以上。

同期,109家企业的总市值合计达1.02万亿元,较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时的1.04万亿元,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

不过,若从股价年涨幅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12月20日收盘时,当天收盘价较年前收盘价上涨幅度最大的企业是首药控股(688197.SH),以54.19元/股对24.28元/股收获123.19%的上涨。

紧随其后的是艾力斯(688578.SH)和迈威生物(688062.SH),20日当天的收盘价分别为42.76元/股、31.36元/股,对应年涨幅为117.28%、117.02%。

其余进入前10榜单的企业还有赛诺医疗(688108.SH)、百奥泰(688177.SH)、诺泰生物(688076.SH)、三生国健(688336.SH)、圣诺生物(688117.SH)、翔宇医疗(688626.SH)、华纳药厂(688799.SH)。

明显可见,引领板块涨幅的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制药尤其是从事创新药业务。居于前三的首药控股、艾力斯和迈威生物自然如此,紧随其后的企业中,包括百奥泰、诺泰生物、三生国健等,无不从事创新药业务。

当然,进一步透视涨幅靠前的这些企业,可以发现自今年以来,它们在产品或经营上多取得重要突破

以艾力斯为例,其核心产品“伏美替尼”用于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适应症,在今年10月份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这是该产品二线治疗NSCLC的适应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治疗品种”资格认定后的又一项重要进展。

并且,伏美替尼在去年成功纳入医保之后,为艾力斯带来突飞猛进的业绩增长,而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医保目录中,伏美替尼成功续约两年,给市场带来信心。

除了艾力斯,诺泰生物和百奥泰本月也都有产品的利好消息传出。

其中,诺泰生物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取得FDA 签发的药物主文件“First Adequate Letter”,意味着在同品种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其技术资料符合FDA要求,将更容易被新客户优先考虑。

而百奥泰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也获得FDA批准上市,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宫颈癌等在内的多种癌症。

清一色财经创投通每月投融资数据显示,不论在国内还是全球范围内,创新药获得融资数量远高于其他赛道。以11月为例,创新药在国内及全球共获得90次以上融资,紧随其后的耗材融资事件数量不足35个。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2月23日 16:15
下一篇 2023年12月23日 16:45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