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节奏:827新政后第13周

来源:凯瀚财经本周(11月27日-12月1日)是8月27日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的第13周。以下是本周IPO、再融资节奏的实际情况。大家可以结

来源:凯瀚财经

本周(11月27日-12月1日)是8月27日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的第13周。以下是本周IPO、再融资节奏的实际情况。大家可以结合三个月来的情况,判断目前真实的IPO、再融资节奏。

一、IPO

本周有2个项目注册生效,与前面12周持平。

827新政以来,一共有26个项目注册生效,其中主板13家,科创板4家,创业板9家。

本周沪深交易所继续无新受理项目,这样10月、11月均无项目受理,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就我们所知,11月有项目向交易所提交了申请文件,但和6月份的情况一样,交易所告知不受理。

大家去各个证监局的网站上可以看一下,其实到目前为止,除北交所项目外,其他板块申请辅导验收的项目都寥寥无几。无论12月的受理情况如何,今年630基准日的受理情况,比去年1231基准日的受理情况还要惨淡,已成定局。

需要说明的是,11月北交所也仅受理9个项目,无法抵消沪深减少的影响。从上会、批文的数量大家也可以看出,北交所自己的节奏都在放缓,不可能消化掉所有在沪深无法受理或者撤回的项目。说得再直白点,有的项目可能面临既不能去沪深、也不能去北交所的情况,千万不要有去不了沪深、把北交所作为备胎的心理。

本周无IPO项目上会。根据预告,下周有2个项目上会。

上周已经统计过,这里再重复一下:沪深交易所整个11月只有7个项目上会,远低于去年11月的47个。去年11月北交所有21个项目上会,而今年11月只有6个,也是在减少的。2022年全年,北交所有124个项目上会,而今年1-11月只有71个,同样是减少的。所以事实上今年每个板块的IPO节奏都在放缓,只是北交所相对放缓速度慢一点。千万不要认为沪深那边减少的量,会在北交所这边补回来,整个一级市场的业务量肯定是在萎缩的。

本周北交所过会的图南电子,2022年净利润3,720万元;2023年1-9月只有1,129万元,同比下滑31.63%。可能只需要过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就会发现,有些规模比这个大的项目未必能上北交所,而且也没有并购价值,可能面临在境内市场无处可去的窘境。

4、终止

本周终止审查项目5个,比上周减少1个。

迪柯尼主要从事中高端品牌商务休闲男装业务,旗下品牌包括 “DIKENI”及“CARSYDA”,这个真的没办法。

宁波华瓷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95%的营业收入来自不能透露名称的A公司。虽然注册制下对大客户依赖的容忍度有所提高,但这个比例实在太高了,一般只有电网这种确实下游只有一个客户的可以接受。

腾龙健康主要从事水疗按摩缸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4.4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可以说是个非常挣钱的企业。这个项目是主板平移项目,在申报的时候主板只看利润,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现在还要看收入(主要是主板论证行业地位一般都是看收入),这个收入体量就有点小了。

南高峰是一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无水氟化氢、六氟磷酸锂和氟化氢铵。这个行业内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今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暴跌,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都大幅下滑,它也难以幸免。

爱士惟也是一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智能充电桩等。这个行业今年效益非常好,但这家企业情况比较特殊,历史上大量销售并不是去终端,而是给别人贴牌,所以毛利率比同行业上市公司低了一大截。这种情况下,去科创板就不太合适了。

总体来看,827新政以来,一共有56个IPO项目撤回。

5、提交注册

本周新增提交注册2家。

二、IPO撤回以后:燕之屋与中数智汇

本周,燕之屋在香港启动了发行工作。这是一家2022年9月从主板撤回的项目。这家公司知名度非常高,业务大家也比较熟悉了,当时监管对消费类企业还没有现在这么一刀切,但舆论环境已经比较恶劣了,主要就说它家的产品没有技术含量,主要靠营销。2022年11月,公司再次申请了辅导备案,但可能是提前得知连受理的可能性都没有,公司在2023年6月撤回备案转道香港。

我从来不吃燕窝,也不相信吃了有啥用。但仅从财务数据看,燕之屋2018年营业收入7.2亿,净利润6300万;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到17.3亿,净利润1.92亿,表现非常不错。如果按照价值投资的理念,企业价值和经营情况密切相关,那燕之屋的价值肯定是在逐年提升的,它给予股东的回报,应该比一些看起来有很多专利但实际上不挣钱的企业要更好。

燕之屋预计本次发行后的市值在41-51亿港元之间,大约合37.5-46.5亿人民币,按2022年的净利润算,大约是23倍,看起来还不错。但本次发行是今年又一宗“袖珍IPO”,发行的股份数仅占发行后总股本的6.87%,对发行价起到了提振作用。所以从募集资金来看,本次发行仅募集资金约2.6亿港元,远低于原来计划在A股的募集资金10.2亿人民币。

公司现有股东入股时的估值最高在18亿元,得益于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即使在香港上市,也能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所以即使募集资金少了,但股东也可以接受。

而在上周,另一家IPO撤回企业中数智汇选择被上市公司广电运通收购。这是一家过会后在注册阶段撤回的企业,本次交易的整体估值是20亿元,大约对应2022年净利润的19倍。这个交易能够达成,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现有股东入股时的估值在9亿元以内,没有出现估值倒挂的情况。

如果撤回企业的现有股东入股时估值过高,比如preIPO投资时就是参考了A股上市后的水平,或者投资后业绩止步不前,那么香港上市或者A股并购都可能会出现估值倒挂的情况,他们的决策会更加纠结。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2月3日 20:50
下一篇 2023年12月3日 20:5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