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 虹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5月23日公开发表《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一文,明确欧央行将在7月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加息节奏,并可能在9月底之前退出负利率。
当前,欧元区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物价水平,抬升通货膨胀风险。4月份,爱沙尼亚、立陶宛的通胀率分别高达19.1%和16.6%。另一方面,消费和投资低迷导致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标准普尔全球公司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PMI终值为55.5,为近15个月低点,经济增长疲软迹象显现。
同时,多项数据显示,欧洲多国已经负债累累。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欧盟成员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最高的几个国家依次是希腊(200.7%)、意大利(155.3%)、 葡萄牙(130.5%)、西班牙(121.8%)、法国(116%)、比利时(111.4%)和塞浦路斯(109.6%)。意大利中央银行发布报告称,3月份该国公共债务总额为27554亿欧元,比前一月增加189亿欧元,其巨额债务正变得难以偿还。
欧洲央行加息意味着政府债务偿还的利息增加,这需要更多的税务收入弥补财政支付的扩大。欧洲央行最新一期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也指出,鉴于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元区通胀高企风险增加,欧元区金融稳定状况随之恶化,市场脆弱性可能加剧。如果欧元区增长前景进一步减弱或通胀显著高于预期,一些金融资产面临进一步调整的风险。
欧元区非金融企业正面临生产成本上涨和经济复苏前景更加黯淡的挑战,这可能增加企业违约风险,高负债企业和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可能面临更严格的融资条件。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吕昊旻认为,欧洲央行告别负利率时代,欧元区加息将推动欧元走强,但需警惕域内债务风险。一方面,未来随着欧央行存款利率摆脱负值区间,储蓄存款将逐步回流欧洲。同时,负利率债券规模将下降,推动固定收益债券资金流入增加,促使投资组合资金流入欧元区,将推动欧元汇率攀升。另一方面,欧元区国家融资成本和债务偿付压力也将增大。
今年以来,欧元区政府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截至5月24日,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0.98%,比年初上升116个基点;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7%,比年初上升117个基点。当欧央行退出负利率,债务风险将再度成为部分欧元区国家面临的难题。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表示,在国家财政空间非常有限的背景下,负债企业面临更多挑战,欧洲央行的政策支持可能需要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财政政策更具针对性。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