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宫斗」后续:董事会骑虎难下,对手疯狂挖角

文章转载来源:极客公园原文来源:极客公园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别低估事情的复杂性,OpenAI 的权力斗争没有这么容易落幕。昨晚(11 月 20 日),人们本认为 Sam A

  文章转载来源:极客公园

  原文来源:极客公园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别低估事情的复杂性,OpenAI 的权力斗争没有这么容易落幕。

  昨晚(11 月 20 日),人们本认为 Sam Altman 已成输家。作为这家举世瞩目的人工智能公司的创始人兼 CEO,他于四天前被董事会突然罢职,又在员工和投资人支持下,重返公司谈判,但再次遭到忽视。董事会直接任命了一位外部人士当 CEO。此后,Altman 决定加入微软

  但全体 OpenAI 员工不允许他输掉这场斗争——在这关键的去留时刻,Altman 爆发出惊人的领导力,近 95% 的 OpenAI 员工集体签名,要求董事会下台、Altman 恢复原职——如若不然,他们将全部辞职加入微软,‘离开了员工 OpenAI 什么也不是。’他们说。

  员工用这场行动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OpenAI的核心灵魂是Altman,没有他,这家公司将瞬间分崩离析。

  新的变数接踵而至。这次‘权变’事件的带领者、OpenAI 董事会成员兼首席科学家 llya Sutskever 已经‘倒戈’,他出现在员工联名信末尾。而在推特上,他称自己为这次董事会行动感到后悔,表示自己无意伤害 OpenAI、希望能使公司团聚。Altman 回复他了三颗爱心。

  看起来,这场权力‘闹剧’将就此收尾:Altman 和 Sutskever‘尽释前嫌’,Altman 回来继续当 CEO。但剩余的 OpenAI 董事会成员似乎并不准备让步。

  他们不仅未释放出要让 Altman 回归的信号,相反,据报道,他们在积极洽谈跟竞争对手 Anthropic 的并购事宜、并邀请其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rio Amodei 担任 OpenAI 的 CEO 一职——但遭到了对方拒绝。

  截止发稿,OpenAI 员工和董事会仍在焦灼对峙中,Altman 能否回归仍然是个问号。

  01 已经失去信任的董事会,却决定了 Altman 能否回归

  尽管‘权变’事件带头人 Sutskever 都反悔了,但他也无法让 Altman 回归。作为 OpenAI 目前四名董事会成员之一,Sutskever 还需要争取剩下三名中至少两名的支持。

  剩下三名成员分别是:

  • Adam D‘Angelo,美版知乎 Quora 的 CEO,他创立了类似 ChatGPT 的大模型产品 Poe。他于 2018 年 4 月加入 OpenAI 董事会,‘我一直认为向通用 AI 迈进需要安全意识,这一点是重要的但也是被忽视的,我很高兴为之做贡献。’他当时说。
  • Tasha McCauley,一位女性创业者,她曾参与创办机器人初创公司 Fellow Robots 和地理空间技术公司 GeoSim Systems。她也担任刚刚在英国成立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 Helen Toner,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战略总监,于 2021 年 9 月加入 OpenAI 并担任董事。据 OpenAI 当时的声明,她的职责是推动安全和负责任的技术部署。

  四天前,Sutskever 正是联合了这三名董事,驱逐了 Altman 和 Greg Brockman(前 OpenAI 总裁、董事会成员,在此次事件中也被罢免董事身份、随后他宣布辞职)。但现在,想要获得这三位的支持、让 Altman 和 Brockman 回来,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关于 OpenAI 为什么要让外部人士担任公司最核心的董事会成员一职,我们在昨天的文章中做了分析。核心是 OpenAI 为了保持非盈利组织的定位,规定公司盈利主体受公司非盈利主体的董事会管理。而在董事会中,只有不持有非盈利主体股份的成员才有投票权。

  此次,董事会宣布罢免 Altman 的理由是,他跟董事会沟通不能始终坦诚、妨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董事会不再相信他继续领导 OpenAI 的能力。董事会认为自己正行使作为非营利组织的责任,‘即确保 OpenAI 构建造福整个人类的 AGI’。

OpenAI「宫斗」后续:董事会骑虎难下,对手疯狂挖角

  OpenAI 目前董事会成员,从左至右依次是:Adam D”angelo、Helen Toner、Ilya Sutskever 和 Tasha McCauley。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但目前董事会的种种做法,使其动机、使命受到了员工前所未有的质疑。

  据报道,OpenAI 的高层多次要求董事会详细解释他们解雇 Altman 的原因、并拿出相应证据,但董事会没有给出解释。员工在联名信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尽管许多人要求你提供具体事实指控,你却从未提供任何书面证据。’他们写道。

  就在员工发布联名信的几乎同一时期,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采访谈到,他对董事会反对 Altman 的理由一无所知,他从没有从OpenAI董事会任何人那里听说过 Altman 任何问题。

  ‘因此,我对 Sam 及其领导能力仍然满怀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欢迎他加入微软。’他说。

  外界普遍猜测,Altman 与董事会分歧的根本在于,他激进的技术、产品、商业化策略,与董事会对技术的安全顾虑、以及非盈利的使命等发生了冲突。

  但更多披露出的细节又似乎在击碎这个猜测。据报道,一份 OpenAI 董事会纪要称,驱逐 Altman 的决定‘与产品安全、开发速度或 OpenAI 的财务状况无关。’

  而董事会任命的 OpenAI 临时 CEO Emmett Shear(他此前是视频流媒体网站 Twitch 联合创始人)则发文称,他曾了解过 Altman 被罢免的原因,并不是外界所称的双方对于AI安全议题有具体分歧,‘原因完全不是这个。我还没有疯到在未取得董事会赞同商业化模型这一前提下接手这份工作。’

  在理由、证据上语焉不详,而在具体的行动上又如此强硬、冲突——让 OpenAI 员工耿耿于怀的是,在宣布了罢免 Altman 后,董事会没有接受跟 OpenAI 管理层的妥善沟通,而是直接换掉了临时 CEO Mira Murati(OpenAI CTO),直接引入了外部人士 Shear 担任 CEO——这让董事会彻底失去了员工信任。

  ‘你(董事会)没有能力履行你的职责,并且在谈判中充满恶意。你的行为已经表明你没有能力掌控 OpenAI。我们无法为那些缺乏能力、判断力和对我们的使命和对员工缺乏关心的人一起工作。’员工在公开信中说。

  然而面对员工的控诉,董事会的做法却是秘密跟公司竞争对手 Anthropic 谈判收购事宜,可以预想到,目前员工和董事会之间的不信任和冲突或许已逼近一个极点。

  这就是现在 OpenAI 的处境:拥有真正权力、决定公司命运的董事会,先是驱逐了公司的灵魂人物、又在沟通和行动中彻底失去了员工信任——后者正举全力来推翻它。

  02 Altman 和微软静待结果,竞争对手拼命挖客户

  在 OpenAI 董事会和内部员工激烈对峙的当下,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 Altman 只能观望——员工赢,他就众望所归回 OpenAI;董事会赢,他也能坐拥原来全部团队、在微软开辟自己的新山头。

  但无论是他还是微软,当然是偏向第一种结果,也就免去了资源腾挪、浪费之成本。据 The Verge 报道说,Altman 表示如果董事会成员让步,他仍愿意回到 OpenAI。

  而纳德拉则在采访中明确表示,Altman 很有可能回到 OpenAI。他还说,无论 Altman 回到 OpenAI 还是在微软工作,微软都会受益。

  而据报道,眼看被投公司陷入重大危机的OpenAI投资者,则正在寻求起诉 OpenAI 董事会。

  OpenAI 的第一位风险投资者、Khosla Ventures 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撰文称,错误的董事会可能会损害公司,最好的公司是那些‘其愿景由其创始企业家领导和执行的公司’。

  OpenAI 的另一位投资者、Thrive Capital 的创始人 Joshua Kushner,则在 X(前身为 Twitter)撰写了一篇支持 OpenAI 员工的文章。‘创始人应该有权经营他们自己的业务。’他写道。

  而在 OpenAI 内部,在冲突一触即发的董事会和员工之间,新上任的临时CEOShear 似乎饶有兴致做出一些沟通和改变。

  在上任后写的推文中,他说自己看到‘围绕 Sam 被撤职的过程和沟通处理得非常糟糕’,这‘严重损害了我们(董事会和员工之间)的信任。’

  他提出为公司接下来 30 天制定的‘三点计划’:第一,聘请独立调查员深入了解目前为止的整个过程,并生成一份完整的报告;第二,尽可能多地与员工、合作伙伴、投资者和客户对话,做好记录,并分享关键点。第三,如有必要,强烈推动公司的重大治理变革。

  但据报道,这位临时 CEO 遭到了内部员工的无视。

  另据报道,就在OpenAI激烈内斗之际,它的竞争对手亚马逊、Anthropic 等,正在积极讨论如何撬走其大客户。甚至不需要主动撬,由于对该公司内部的激烈斗争感到担忧,至少有 100 名 OpenAI 客户正在接洽其竞争对手。

  这是 OpenAI 最关键的战役——作为世界最顶尖、最有信仰的人工智能公司,它第一次面临公司治理结构引发的管理混乱,第一次和真实、复杂的商业世界碰撞——而它能否平稳渡过这次难关,不仅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命运、也决定了未来的 AI 商业格局将去往何处。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16:01
下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16:02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