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不顺、营收腰斩 超级PE凯雷“卖掉”麦当劳中国股权

①凯雷集团宣布,麦当劳全球同意收购凯雷在麦当劳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战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28%股权,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全球作为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将由20%增加到48%;
②据悉,上述收购价为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8.75亿元),凯雷对应的回报率约6.7倍。

《科创板日报》11月21日讯 超级PE凯雷做了笔大生意。

11月20日晚间,凯雷集团宣布,麦当劳全球同意收购凯雷在麦当劳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战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28%股权,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全球作为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将由20%增加到48%。

这意味着,凯雷把麦当劳中国的股份全部卖给了麦当劳全球,但并未披露交易作价。目前中信股份(00267.HK)牵头的财团持有余下52%股权,仍是最大股东。这笔交易有待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

据彭博今日引述消息报道,上述收购价为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8.75亿元),凯雷对应的回报率约6.7倍。

“卖掉”麦当劳

麦当劳中国作为凯雷的明星案例,在投资6年后画下了句号。

此前已经有不少风声传出,今年4月就有市场消息称,凯雷正在考虑为其在麦当劳中国业务的投资引入新的支持者。3个月后,彭博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凯雷与中信资本控股旗下的信宸资本(Trustar Capital),正寻求作价40亿美元向一些基金转手他们在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的部分股权,从而为六年前收购上述业务的这两家公司提供部分退出机会。

当时有消息称,凯雷与信宸资本已经就这笔交易接洽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te)和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集团(Mubadala Investment Co.),包括债务在内,这笔交易对整个业务的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对应到凯雷所持有的股权估值为28亿美元。

不过以上消息被麦当劳中国方面否认。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回应表示,公司暂时不会考虑引进新的投资者和新的资本,股东还是会保持现在的结构。如果有新的资金进来,也是股东背后的(投资人)变动,股东本身不会变化。

从现在的交易来看,凯雷的退出进一步简化了麦当劳中国的股权结构,股东仅剩中信股份牵头的财团和麦当劳全球两家。麦当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Kempczinski认为,现在是简化股权结构的最佳时机,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对于凯雷的“放手”,一位消费领域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这笔交易还是相当成功的,过去6年的运营,麦当劳的增长速度超出预期,这种现金流正向增长的业务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更受资本的青睐。

2017年8月,中信系联合凯雷以161.41亿港元(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在两地获得20年的特许经营权。当时,中信系与凯雷为麦当劳中国制定了一份“五年计划”,称到2022年餐厅数量要达到4500家。

在2022年,麦当劳中国超额完成了开店计划。麦当劳全球也透露,2019年9月以来,麦当劳中国实现了超过30%的系统销售增长。在2017年金拱门成立时,中国市场是麦当劳全球的第三大市场,它现在跃升成为第二大市场与发展最快的市场。

募资难、退出难

需要注意的是,麦当劳并不是凯雷出售清单上的唯一一家。

近一段时间,凯雷被传出许多项目待售的消息,例如寻求出售德国软件公司SER,还有日本化妆品供应商Tokiwa Corp,交易价值可能高达10亿美元,正式工作会在明年年初启动。

此前,凯雷还在计划卖掉所持AmbioPharm的股份,后者是一家肽活性药物成分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公司,出售目标估值也在10亿美元。

频频出售项目,被市场认为这家管理规模上万亿的PE巨头似乎正面对着不小的经营压力。

11月7日,凯雷公布2023年三季度财报,5.62亿的总营收同步下跌了近50%,净利润更是同比下跌71.05%,仅8130万美元。收入的下滑主要是由于退出难的问题,导致已退出投资的业绩收入骤降了76%。同时,凯雷的募资规模也基本与2022年同期持平,但远低于2021年同期的水平。

在之后的电话会上,凯雷CFO Redett表示,凯雷三季度在员工薪酬和福利方面的支出比上一季度减少了约3000万美元,原因是裁员和奖金支付的减少。此外,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凯雷还在削减其美国并购团队的更多工作岗位,但具体的裁员规模尚未透露。

退出难不仅影响当前业绩,还进一步加剧了募资难度。今年11月,凯雷也被传出募资不顺的消息。

市场消息称,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令全球投资者对各类资产的风险偏好大幅衰减,凯雷将其最新的“泛亚地区私募股权基金”的目标筹资规模,从最初的85亿美元下调了至少30%。其于2022年年中开始筹集的第六只专注于亚洲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迄今为止筹集的资金不到30亿美元。

位于新加坡的某美元基金管理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现在整体IPO与并购市场不景气,导致PE/VC基金遭遇项目退出难,原有的LP未能收到理想的投资回报与资金返还额度,续投新发基金就更为困难。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也加剧了LP对出资的担忧,募资难是广泛存在的。

根据Buyouts今年年初的数据,目前私募机构筹资的平均时间已经延长到了13.4个月,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长时间纪录。因此,近年来募资关帐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急剧下降,以北美市场为例,2022年,共有1064支基金募资关帐,同比下降28%,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仅有149个基金募资关帐,同比下降49%。

同样降低了募资规模的还有老虎环球、Insight Partners等,用上文的新加坡美元基金管理人的话说,“舒服的日子过去了,挑战已经到来。”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23:36
下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23:37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