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财经11月21日讯(研究员张玉虹 记者郭松峤)“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强调链式联动机制,企业都需要放在全产业链上来定位和布局。”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熊梦在11月17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办的“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接受清一色财经专访强调了现代产业体系中全产业链思维的重要性。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今年6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及《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两项可持续披露准则。熊梦接受清一色财经专访表示:“可持续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利益相关方之间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措施。”
清一色财经:ISSB发布了两项可持续披露准则,这两项准则与工经联日常工作有什么样的重合或者关联?
熊梦:中国工经联是全国工业行业协会联合组织,223家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和各类工业企业是我们的会员。我们的宗旨是推动中国的工业化,现在主要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讲,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很多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引导企业统筹平衡各方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管理,应该有一套广泛的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标准。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与沟通机制是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措施。ISSB准则的发布为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样通用的国际准则可以牵引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这很有意义。
清一色财经:你认为ISSB准则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吗?
熊梦:是的。企业的价值来自于多方面,技术创新带来价值,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带来价值,这些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清一色财经:刚刚提到可持续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哪些企业需要积极适用可持续信息披露?
熊梦:我们一直倡导中国的企业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国际竞争已经国内化了,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下,不是有海外贸易往来的企业才面临着国际竞争的问题。当然产品或市场布局海外的企业会更迫切一些。其他专注国内市场的企业,也仍然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整个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有可能是与国际接轨的。现在的产业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特别强调链式联动机制,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放在全产业链上来定位和布局。
清一色财经:工经联在ISSB准则公布之前,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熊梦:工经联很早就在推动中国的工业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我们组织调研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指南,组织企业重视信息披露并撰写社会责任报告。同时,我们搭建并运行了15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权威发布平台。在我们的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省级工经联和地市工经联也在推动地方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清一色财经:在这15年的过程中,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工业企业取得了哪些进步?
熊梦:简单总结有两大变化。一是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一开始是要求企业做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现在企业普遍认为这是本身应该做的事情,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促进管理水平提升。还有一个变化是“由表及里”。以前专注在报告怎么写,怎么把报告所需要素呈现披露。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或者说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渗透到企业管理方方面面,包括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方法。
清一色财经:在推广可持续信息披露领域,有哪些痛点难点?工经联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熊梦: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企业千差万别,所处行业、管理现状、企业规模、所在区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应该有更分门别类的细化标准做引领。根据企业现状,结合行业产业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做更深入的研究,组织标准的编制工作。工经联已经启动了这方面工作。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跨国际汇聚专家、企业、产业的众多资源,编制团体标准、行业标准。
其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加强。近年来工经联的工作之一是支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掘新职业,根据产业变革的需要推动人才队伍的职业化。比如做ESG、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如何能够更胜任该职位。这类分析调研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我们组织很多专家一起来建立胜任力模型。基于调研结果,建议国家开发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大典中。
第三,站在企业和行业产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有机结合并深挖企业社会责任、ESG、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价值。企业是要营利的,利益机制非常重要。各利益相关方站在自身角度,都能够满足诉求,这样事情才能越做越好,可持续发展工作本身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