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从0到200亿仅用100天,科创板100ETF长成最热宽基,更是再度上演营销商战

①二批科创板ETF上市首日被净赎回;
②物料满天飞,上演营销暗战;
③散户给生命力,机构给规模,公募也在寻求健康“卷”法。

清一色财经11月17日讯(记者 闫军 周晓雅)猛踩油门,科创板100ETF规模一路狂奔,也成为年底发行市场最大亮色。

仅仅100天,从指数推出,到两批7只科创板100ETF上市,这一产品的规模实现了从0到200亿的跨越。

11月16日,第二批科创100ETF上市,ETF第一方阵的巨头们早已摩拳擦掌,上市前一天,已有基金公司通过海报、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了预告,上市首日,行情软件开屏、关联新闻也早已被各家科创100ETF海报抢占预订。氛围感拉满后,还是要看数据比拼,16日开盘仅5分钟,有公司发出“成交超2.5亿”的战报,颇有“暗战”味道。

二批上市首日实战情况如何?当日行情稍弱,第二批上市的科创板ETF交投活跃,当日合计成交额17.25亿元,不过截至收盘,3只均出现份额净赎回,合计流出超4亿元。

营销暗战再起

在中证1000ETF之后,ETF的发行市场再度“卷”了起来。发行预告海报、结募战报、盘中交易、溢价情况、规模变动……在整个第二批科创板100ETF的发行到上市阶段,充斥着宣传营销的物料。在行情软件上,甚至出现文章为某家宣传稿件,但是广告位已经被另一家买断的情形。

为何科创板100ETF如此之“卷”?

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在美债利率上行、国内经济弱复苏等多种因素影响之下,成长股为代表的科创100指数走出有别于主板的独立行情,甚至比科创50指数更具高弹性,这让科创板100指数一经推出就获得公募的青睐。

其次,宽基领域无疑是当前公募基金最想掘金的领域。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权益ETF资金流入超4000亿元其中,宽基指数产品累计净流入超过2500亿元,占股票ETF累计净流入的一半以上,特别在三季度,宽基ETF净流入占比达80%。手握实力宽基,就是今年公募规模的来源,这一共识在今年三季度公募规模排名变动上得到了验证。科创50指数规模珠玉在前,外溢效应之下,让不少基金公司看到科创100指数ETF产品的规模空间。

第三,科创100ETF审批顺序让更多非ETF大厂看到了希望。和此前新产品往往先落入头部大厂之手不同,这一次首批科创100ET花落博时、鹏华、国泰和银华,四家都是排名靠前的公募公司,除了国泰是行业主题ETF领头羊之外,其他三家并非是当前认知中的ETF大厂。

“首发绝对是有优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以往经验来讲,能够提早布局,就有做大规模的概率。”一位ETF大厂的相关人士表示。因此,可以看到4家首批拿到资格的基金公司在发行和持营阶段卯足了力气。

不过,监管给了4家首批资格,埋下种子后,却没有获得足够的“育苗”时间。首批科创板100ETF在9月15日上市,到了10月24日,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的二批科创板100ETF获批了,手握市场最大规模科创50ETF的华夏基金对科创100ETF志在必得,仅在首发阶段就获得近39亿元的认购,与此同时,首批中规模一直领先的博时科创板100ETF规模刚刚突破40亿。

那就只能“卷”了,但是此“卷”已非彼“卷”,和中证1000ETF宣传时期乱战到现在不少公司规模大幅缩水的一地鸡毛不同,基金公司不再过分追求首发中的帮忙资金,开始关注资金来源、关注投资者构成等健康指标。

“散户给生命力,机构给规模”,在ETF运营领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标准。ETF要做大,需要有大资金打底,要有流动性,又少不了个人投资者的加入。有业内指出,比如千亿规模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汇金公司就是第一大持有人,个人投资者贡献流动性,这让ETF的结构更加健康。在科创板100ETF的持营中,除了积极鼓励个人投资者入市,已有基金公司获得险资数亿的资金买入。

第二批科创板ETF上市首日被净赎回

第二批科创100ETF11月16日上市,行情上,科创板100指数收跌1.76%,科创100ETF收益率也同步下行。到了11月17日,科创板尾盘拉升,科创100指数也随之上扬,收盘上涨0.47%。

3家科创板100ETF发行规模合计突破55亿,发行数据不俗,市场也颇为关心上市后申赎情况。综合来看,3只产品16日天均出现份额净赎回,合计被赎回3.7亿份,净流出超4亿元。

具体方面,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被净赎回较少(5000万份),最新规模回落至37.96亿元,较成立规模减少9800万左右;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净赎回1.84亿份,规模同步缩水超1亿,至4.45亿;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ETF被净赎回2.19亿份,最新规模为8.3亿元,较成立时缩水2.29亿。

image

虽然行情走弱,3只科创100ETF上市首日交投仍较为活跃,当日合计成交额17.25亿元。其中,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成交额最高达12.17亿元,该ETF仅开盘半小时成交额已超5亿元。

而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成交额分别为3.4亿元、1.68亿元。加上首批4只科创100ETF,科创100ETF当日成交金额达43.75亿元。

同日,首批上市的科创100ETF整体出现小幅份额净申购。全市场7只科创100ETF在11月16日被赎回1.54亿份,最新规模仍企稳在200亿关口以上,为201.95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的206.97亿缩水5.02亿元。

上市首日即报联接基金

值得留意的是,在上市首日,3只科创100ETF联接基金已火速申报。

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基金、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基金的申报材料均已在11月16日被接收。

这也与首批科创100ETF的情况相似。在9月15日挂牌上市当天,4家首批科创100ETF均上报相关联接基金。随着10月11日获批后,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在10月23日率先开启认购,博时基金、银华基金、国泰基金等2家公司科创100ETF联接基金则在10月26日开始发售,目前仍在认购期,记者从渠道处获悉,博时暂时领先首批联接基金认购。

联接基金发行目的在于引入场外资金,满足场外客户投资ETF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场内ETF产品规模的增加。近年来,不少ETF大厂在场外联接基金投入的人力、宣传等资源同样不在少数。尤其是以华南某大厂为例,在蚂蚁平台发力ETF联接基金,相关场内ETF规模增速明显。

“上新”与持营加速度

科创板100自8月7日指数发行到产品推出,一直处于奔跑状态。

8月21日首批4只科创100ETF拿到批文,28日发售。9月1日结募, 9月15日挂牌上市,在上市当天4家基金公司均向证监会提交了科创板100ETF的联接基金。首批科创板100ETF上市流程不到一个半月。到了二批上市,从指数发行日算起,也用了不足100天。

再看规模维度,同样是不足100天,7只科创板ETF规模实现了从0到200亿的跨越。

随着科创100指数8月7日正式发行,彼时成立规模已达到69.5亿元。第二批科创100ETF在11月9日成立时,首批科创100ETF规模也已超百亿,再加上55.07亿的新发规模,7只科创100ETF合计规模超180亿。事实上,科创100ETF 11月13日便已站上200亿关口,其中,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规模突破50亿,鹏华上证科创板100ETF规模则超45亿。

image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20:42
下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20:48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