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两周年 多项改革加快上市节奏

11月15日,北交所迎来了开市两周年的纪念日。截至2023年11月15日收盘,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229家,总市值逼近3000亿元“关口”,为2948.1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

11月15日,北交所迎来了开市两周年的纪念日。

截至2023年11月15日收盘,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增至229家,总市值逼近3000亿元“关口”,为2948.1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81%,民营企业占比88%,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五成。

实际上,从北交所创设至今,市场一直有声音将其称为“中国版纳斯达克”。虽然两者在市场成熟度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不能直接比较,但就为创新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而言,两者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北交所开市两周年 多项改革加快上市节奏

开市两年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交所于2021年9月3日注册成立,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并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市。北交所正式开市后,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10只新股开盘不久即两次触发临停、首日涨幅均超过100%。

据了解,两年来,北交所的市场规模、行业丰富度、市场运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尤其2023年以来,北交所进入高质量扩容阶段,在沪深交易所IPO放缓的情况下,北交所保持新股发行节奏,2023年共有67家企业上市,首发募集资金124.54亿元,同比增长52.27%和40.28%。表明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

据中新社记者报道,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发行融资超470亿元,约八成募集资金投向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帮助企业“快速融、解急需,按需融、办大事”。

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按照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把质量第一的理念贯彻到发行审核、持续监管全链条各环节。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和新科技、新赛道等领域企业的支持。同时,强化把关和监管,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在北交所走深走实,实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严防“带病闯关”。

75天密集落地14项措施

今年9月1日,证监会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从投资端、交易端、企业端、中介端、产品端等各方面推出一揽子改革创新举措,被称为“深改19条”,也让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站上全新的起点。

“深改19条”出台当天,北交所就同步推出首批8项具体措施。据北交所的介绍,截至2023年11月14日,关于“深改19条”已经落地了优化“挂牌满十二个月”执行标准、简化挂牌公司申报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取消发行底价要求、支持科创板投资者直接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允许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扩大做市商队伍、优化做市交易制度安排、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修订《转板指引》、提高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北交所业务专项加分、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落地公示审核制度、推出信用债等14项改革举措。

这些剑指发展“痛点”的改革措施落地,迅速点燃着中小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和各地政府参与北交所的热情。

截至2023年11月14日,投资者方面,新增开户60万户,合格投资者总数达617万户,日均参与户数同比增长超两成。企业方面,优质企业纷纷咨询沟通,109家挂牌公司主动披露三季报,积极筹备北交所上市。市场表现方面,二级市场表现有所改善,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近三成,12只新股首日平均上涨110%。市场机构方面,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机构普遍加大展业力度,多家北交所龙头公司获基金持仓金额超亿元。地方政府方面,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企业培育等工作,近期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旗下公募基金创金合信合作,推动打造北交所专项基金产品。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从“深改19条”发布以来的情况看,这14项改革举措主要聚焦于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扩大投资者队伍、提高流动性以及持续完善监管。

优化挂牌时间加快上市节奏

11月10日,北交所受理了九州风神的上市申请。这是继万达轴承之后,又有一家企业挂牌不满一年即获北交所上市受理。这表明,北交所深改的效果开始逐渐显现。

按以往政策,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需满足新三板挂牌至少1年的条件,上述企业并不满足。“北交所深改19条”优化了上市条件,企业在挂牌不满1年时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申报上市,提升了上市效率。

据北交所向券商下发的挂牌具体执行标准,“连续挂牌满12个月”是指发行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对于摘牌前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公司,在二次挂牌后,发行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无需再次挂牌满12个月。

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周运南表示,上述实际上是有两条政策。

首先是对于新挂牌的企业而言。以前,企业想要到北交所上市,要从新三板挂牌的第一天算起,一直到满12个月之后,才能开始向北交所申请上市。现在不同了,比如现在可以在挂牌满6个月之后就申请上市,一般从申请到上会可能是五六个月的时间,所以差不多到上会时就满12个月了。这样,企业申请上市的周期就可以缩短几个月了,提升上市效率。

其次,对于已经摘牌重新挂牌的企业而言,此前的政策是需要再重新挂牌满12个月。现在不用了,之前的挂牌记录也可以算进去,把以前的挂牌时间算上,所以部分挂牌时间较长的企业在重新挂牌后就能直接申请北交所上市了。

缩短12个月的挂牌条件,只是北交所优化上市举措的一部分。更进一步,北交所还将推出直接IPO的政策。

对此,证监会公众公司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商庆军指出,要着力将北交所打造成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其中包括优化准入安排,坚持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明确“挂牌满一年”的计算口径,完善挂牌公司上市辅导备案要求,优化企业上市程序,在把好“入口关”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上市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08:20
下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08:3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