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阿尔兹海默症,只有“药”是远远不够的

转自:氨基观察一直以来,市场都视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为风口。核心原因在于,这一患者群体规模实在过于庞大。就拿我国来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可能接近千万,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数量规模更是接近

转自:氨基观察

一直以来,市场都视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为风口。核心原因在于,这一患者群体规模实在过于庞大。

就拿我国来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可能接近千万,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数量规模更是接近4000万。

不过,一个药物的市场规模,显然不是简单的数字换算,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我国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市场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市场教育、诊断工具的升级等等。

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就诊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是微乎其微的。要想攻克阿尔兹海默症,这无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 01 /

药效的逐步升级

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的难点在于,无药可用。

有数据显示,我国只有14.4% AD患者,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等药物。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不佳而停药,90%的患者则表示愿意尝试新药。

这凸显了市场对于更安全有效的新疗法的急切性。好的一点是,在全球药企的努力下,困境在逐步被改变。

2023年7月,由卫材/渤健开发针对Aβ的单克隆抗体仑卡奈单抗,成为20年来首款FDA完全批准的AD新疗法。

虽然仑卡奈单抗仍然不能逆转疾病只能延缓进展,但也已经是划时代的进步,将会激励更多药企在阿尔兹海默症领域前行。

仅在国内,就有包括恒瑞医药、绿叶制药、石药集团、通化金马、喜鹊医药等诸多药企,参与不同技术路线的角逐。

不过,解决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困境,绝不是仅仅依靠药物就可以达到的。

/ 02 /

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市场来说,天花板除了与药物本身的性能相关,更离不开市场的教育与诊断手段的升级。

就国内而言,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是,就诊率极低,71.4%AD患者从未因痴呆症就诊过,97.2%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没有接受诊疗。很显然,如此低的就诊率,将对整个市场的需求造成限制。

当然,就诊率低,是由多个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一方面,这与患者及患者的家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治疗成本,诊断工具受到限制等因素息息相关。

其中,诊断工具的受限,也是制约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被发现的关键。根据《阿尔兹海默症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AD源性MC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神经心理评估、体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联合诊断。Aβ-PET和Aβ脑脊液(CSF)检查两者结果存在很强的一致性,是目前早期AD明确诊断的主要方式。

但PET和CSF检查均有患者接受程度较低的缺点。其中,CSF需要住院做穿刺,检查前需要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腰椎穿刺步骤复杂,有感染风险,造成患者依从性较差。而PET虽侵入性低,但单次检查约1万元,成本方面没有优势,且PET也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很显然,在攻克阿尔兹海默症的道路上,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药物研发,而需要在多方面共同出击。

<!--article_adlist[

文/黄恺

PS: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氨基君微信号交流。

攻克阿尔兹海默症,只有“药”是远远不够的

]article_adlist-->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01:01
下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01:08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