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EarlETF
ETF,在过去数年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近两年震荡市中,无论是宽基产品还是行业 / 主题型产品,都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EarlETF 作为 ETF 的常年拥趸,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在笔者看来,相比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 “基民” 和以股票为主的 “股民”,ETF 玩家兼具了指数投资 “轻个股重趋势” 和极度透明化的理念,同时又类似股票有极强的波段交易能力,可谓是极为符合中国 A 股当下国情的交易工具,堪称是 A 股市场的 “第三种人”。
那么,ETF 玩家到底是如何纵横市场,同道中人赚钱的 “小秘诀” 是什么,最近东方财富网联合 9 家基金公司做了一份《大数据洞悉:ETF 投资者行为趋势报告 2023》,算是为我们揭晓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
ETF,在 A 股的名义下
和许多基民不同,我对 ETF 的认识,始于 2005 年前后在香港求学时的美股 ETF 市场,是被当时香港开放式基金 5.5% 的申购费逼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是资产配置流,ETF 更多是当作一个资产配置工具。
不过,在当下沪深交易所上市的 ETF,整个发展脉络,总体还是 “在 A 股的名义下”。
从东方财富网这份收集了 6512 份问卷 [1] 的调查来看,股票型 ETF 具有压倒性的渗透率,与之相比债券、货币、跨境和商品,都还处于低渗透率水平,哪怕是排名第二的债券型,也不过 28.7%。
不过也不奇怪,ETF 的真正大爆发,根据 Wind 资讯的统计,一方面来自于 2020 年 A 股普牛和 2021 年结构性牛市中行业基金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来自于 2021 年开始小盘宽基、科创宽基的大扩容。所以股票型 ETF 成为主力,实在情理之中。
值得欣喜的是,虽然 A 股 ETF 的大发展,行业 / 主题 ETF 可谓是居功至伟,但 ETF 玩家的进化很快。从投资者的倾向来看,虽然这个类别在总规模中的占比仅为 2.2%,但有 17.5% 的被访者开始关注风格策略类 ETF,可见这些年,各类 Smartbeta 基金虽然就规模而言还处于发展早期,但是很多的 “用户心智建设” 已经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 ETF 玩家会从成长、价值、红利、低波等风格角度,去思考投资方向了。
盈利体验是背后的动因。毕竟从调查中另一个统计数据来看,风格策略类 ETF,盈利比率的确也是最高的,在基金市场,赚钱效应终究是最重要的 “指挥棒”。
学会止损,很重要
ETF 玩家,到底在怎么使用 ETF?
东方财富网的这份报告,为我们贡献了一张极其直观的矩阵图,概括了 “买” 和 “卖” 的依据。
从下图可以看到,ETF 玩家虽然不乏受 ETF 对应指数 / 板块大涨或大跌这样价格驱动型的交易行为,但最主流的还是在低估值时潜伏,设定目标止赢或等待高估值时离场。
2021 年开始的核心资产调整,以及 2022 年的熊市,尤其是过程中中概、医药、新能源等板块的跌跌不休,让许多基民意识到抱着高估标的不放的可怕。从 ETF 玩家的采访来看,“止损” 的确很重要,不会止损的 ETF 玩家,明显亏钱的概率更高。
网格,提升胜率
如何入场,这是困扰所有投资者的一个重大难题。
相比传统股民基民的一次性买入和定投,ETF 玩家则多了又一个选择,即网格交易,基于中枢低买高卖。从调查来看,有 29% 的受访者使用了网格交易,虽然相比一次性买入和普通定投比例并不算高,但接近三成的比率,也不容小觑了。
而从结果来看,受访者通过网格定投,获得了更高的胜率。
网格定投,细细想来是个极有意思的工具。
“万物皆周期”,这是许多老股民面对涨涨跌跌,围绕 3000 点震荡的 A 股给的一个评价。而网格低买高卖的属性,恰恰是最符合周期类产品操作的。
场外基金这些年,在定投上也算是玩出花了,从早年的定期定额,到之后利用均线等技术指标的智慧定投,再到近年基于基金投顾主观判断的发车定投,不断在定投金额的变化上优化,但无论怎么优化,万变不离其中,定投是一定要买入的,区别只是金额的多寡。
比学历更重要的是视角
在这份调查中,又一个极有意思但也可能极有争议的结果:学历越高越赚钱。
难道 ETF 也有 “学历歧视”?
我的一个猜想,其实这并不是学历本身的歧视,而是学历背后视野与选择的差别。
调查中,有两个数据可以佐证。
第一个,是学历与品类选择的关系。学历越高,对跨境 ETF 和商品 ETF 的使用越多。这或许与这几年有科技背景的年轻投资者,有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美股、黄金等非 A 股品类相关,而恰恰这些品种近年的表现都不错,甚至是显著好于 A 股的。
另一个,则是交易模式。同样,伴随学历的提升,对于定投、网格这些可以提升胜率的交易工具,同样也更能接纳。
所以,某种程度上不是学历影响收益,而是能否开放地拥抱跨境和商品等小众 ETF,拥抱网格定投等新的交易工具,才是提升胜率的关键。
期待 “利其器”
沪深两市的 ETF 市场会越来越茂盛,ETF 玩家会越来越多,对于这个预期,我从来深信。
但是作为一个经历过美股 ETF 美好的资深玩家,不得不感叹 A 股 ETF 用户在资讯获取上之难。
比如早年给许多读者分享过一个美股 ETF 百科式网站,将所有美股 ETF 分门别类做好索引,还标记处规模和流动性最好的 TOP100,当你要寻找特别国别、特别风格的 ETF 时特别方便。而类似 ETFdb 等专门的网站,更是提供了庞大 ETF 专门资讯。
而在 A 股,这类针对 ETF 的专门定制化资讯还很少。
目前在我来看,最接近于我理想中 ETF 门户的,是来自广发基金的一张产品索引表。这张索引表,不但分门别类列出了广发的所有指数产品,而且还通过 “融”“通”“联”“北”“T+0” 这些小标签,让相关 ETF 是否有联接基金是否可以 T+0 之类的信息一目了然,毫不夸张的说,这种信息密度,哪怕是专业投资者使用的万得资讯的行情页面,也是达不到的。这就是针对 ETF 专门定制信息的价值,而对 ETF 玩家的意义。
EarlETF 的资深读者应该知道,广发基金在指数投资上,是一家非常有想法的公司。笔者最早的二八轮动,就是基于广发指数基金独家的 C 计划才能实施 (之后才有了 C 份额),而这些年广发在许多细分领域指数产品的开拓上,也是很有特色,类似境外的纳斯达克、中特估下的基建、金融地产,都是规模龙头,再加上今年在央企创新、央企股东回报的创新,提供了足够颗粒度的投资标的。而有了那么多标的可选之后,上述的索引,显然就极具价值了。
比较可惜的是,这样漂亮的索引,暂时只见广发推出。笔者更期待的是有覆盖全市场,如此细致的索引,那对 ETF 玩家,才是真正的 “幸事”。
[1] 截至 2023 年 8 月 13 日。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