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陈拓近期对进行研究并发布了《季报点评:单季度增速持续上升,装机高增长的核电龙头》,本报告对中国核电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7.41元。
中国核电
投资要点:
中国核电10月27日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0.89亿元,同比增长6.43%;归母净利润93.27亿元,同比增长16.1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7.91亿元,同比增长9.16%;归母净利润32.85亿元,同比增长26.62%。
2023年以来受益于发电量的增长,公司单季度业绩增速持续上升
公司2023年以来业绩稳步上升,Q1-Q3单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64%、5.33%、9.1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79%、18.20%、26.62%,增速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归母净利润的增速要高于营业收入。
单季度业绩的累计增长,也使得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整体实现了16.10%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这得益于公司核电+新能源发电的双擎增长模式。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总体上网电量1468.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4%。分类别看,核电上网电量累计为1304.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8%,符合年度计划安排;新能源上网电量16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67%,其中光伏发电量9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39%,风力发电量76.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80%。
核电进入常态化核准阶段,新能源发电加速成长
自2019年以来,我国核电机组的审核进入了常态化阶段,2019-2023年国常会分别核准4/4/5/10/6台核电机组。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包含秦山一核252.8万千瓦、秦山二核268万千瓦、秦山三核145.6万千瓦、三门核电250万千瓦、江苏核电660.8万千瓦、海南核电130万千瓦、福清核电667.8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3台,装机容量1513.5万千瓦。
在“双碳”背景下,我装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发电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分别达145%和74%。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1,556.28万千瓦,包含风电512.19万千瓦、光伏1044.09万千瓦,另控股独立储能电站45.10万千瓦;控股在建装机容量955.08万千瓦,包含风电157.50万千瓦,光伏797.58万千瓦。
公司盈利能力强,业绩的稳步增长也得益于加强成本管控
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5.63%、48.23%,净利率分别为22.90%、29.86%,均处于较好水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5.58%,同比下降17.68%。其中财务费用率9.63%,
第1页/共7页
同比下降14.73%;管理费用率5.83%,同比下降22.58%;销售费用率0.12%,同比上升16.49%。公司在收入端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在成本端加强费用管控,两个因素形成合力使得公司取得稳步增长的业绩。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根据公司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自2023年10月20日起至未来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2023年10月30日,中核集团已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完成首次增持共计187.8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数的0.0099%,增持金额为1382.19万元;本次增持后中核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共持股比例达到59.68%。
盈利预测和估值
作为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双寡头之一,公司核电业务维持稳健增长,秦山核电30万千瓦核电机组更是我国第一座依靠自己力量研究、设计、建造和管理的核电站。同时新能源发电业务具备较高成长空间,公司规划十四五末新能源的投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较目前装机水平有93%的增长空间。因此,核电业务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基本盘,新能源发电业务是公司2023-2025年业绩增速的“第二曲线”。
预计公司2023、2024年、202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1.55亿元、113.07亿元和124.4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54、0.60和0.66元/股,按照11月1日7.47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3.89X、12.47X和11.33X,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滑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成本管控不及预期;安全生产风险;系统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数据计算,张韦华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1.6%,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02.9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3.59。
最新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1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02。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