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财经10月19日讯旅游市场需求正在表现得更为个性化,其中城市度假成为当前旅游消费的新趋势。
在昨日举行的城市度假产业发展论坛上,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城中度假区的建设为一线城市生活的家庭提供了更多的出行机会,还为旅游酒店行业及度假区所在的周边商圈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对于酒旅企业而言,中国的城市度假市场还具有十足的发展空间。
“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休闲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度假村正是在这种需求的转变下出现的一种新兴业态,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休闲旅游需求。同时,疫情也催生了消费者对短途游的偏好,进一步推动了对城市度假村的需求。”惠誉评级中国企业研究董事朱彧在接受清一色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城市度假市场发展空间也能从复星旅游文化(01992.HK)旗下Club Med 地中海·白日方舟城市度假村的销售数据看出。
清一色财经记者了解到,在10月8日Club Med南京仙林度假村预售首日,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2000万元,截至10月13日,Club Med南京仙林度假村与太仓度假村合计GMV(商品交易总额)就已超1.2亿元(太仓度假村12日开售)。
“南京仙林度假村的(销售)表现,超出了我们平台上其他类似目的地型度假村的表现。”携程集团(09961.HK)副总裁孙天旭在论坛上表示。
复星国际(00656.HK)联席首席执行官、复星旅文董事长徐晓亮对此解释,中国的高铁网络将一个个禀赋不同的城市、城市群血脉相连,一两个小时就能往返穿梭,出行效率高成本低,使得“轻旅游”“微度假”越来越便捷、普遍。
不过,尽管城市度假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据清一色财经记者观察,目前国内的几家A股上市酒旅企业,如锦江酒店(600754.SH)、君亭酒店(301063.SZ)、首旅酒店(600258.SH)等,没有或仅是少量布局城市度假村项目。
有酒店人士告诉清一色财经记者,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酒旅企业以轻资产路线为主,不少度假村是像万达这样的房地产企业操盘,有固定资产背景的企业,才会选择做度假村项目。
至于未来这一赛道的入局者是否变多,何建民告诉清一色财经记者,Club Med品牌来自法国,其产品形式比较新潮,而国内不少酒旅企业仍是以原有的典型“套路”。但随着国内城市度假的市场前景向好,认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内酒旅企业加入这一赛道。
从整个酒旅市场来看,城市度假只是其中的一个新增长亮点。而整个酒旅业的疫后恢复,仍需要时间。
“疫情后酒店业的复苏主要受价格增长驱动,整体入住率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我们观察到不同等级酒店的复苏驱动因素不尽相同。高端酒店受益于休闲旅游的强劲复苏,入住率在一季度快速回升至疫情前水平。但经济型酒店的复苏更多受价格增长驱动,房价涨幅超过同业,但入住率和疫情前仍有差别。我们认为供给减少是经济型酒店价格增长的原因,因为疫情导致酒店行业规模收缩,酒店数量和客房数量数均较疫情前有接近20%的下降,而这一减少主要集中在经济型酒店,占比超过90%。”朱彧说。
朱彧进一步表示,认为商旅出行的缓慢恢复仍然是制约国内酒店市场复苏的主要因素。但休闲旅游将仍然强劲,支持高端酒店和度假村的持续恢复。有限的市场供给也会支撑经济型酒店客房价格的进一步上涨,部分抵消较弱的商旅出行需求,支撑RevPAR的持续恢复。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