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MCU或连涨两个季度 头部IDM厂正考虑提价时机

消息人士称,部分国际IDM已经在2022年第一季度初将车用MCU的报价平均提高了20%,或将在第二季度继续涨价。

《科创板日报》(上海,编辑 宋子乔)讯,电子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称,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短缺,交货期几乎没有改善,部分国际IDM已经在2022年第一季度初将车用MCU的报价平均提高了20%,或将在第二季度继续涨价。芯片经销商则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汽车MCU价格将再上涨15-20%。

▍头部IDM厂商均在列

该人士援引外媒的报道称,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都准备进一步提高汽车用MCU或功率器件的报价,以应对不断上涨的铜、金、硅片和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他们正在评估不同产品涨价的时机和幅度。

报道还称,瑞萨、东芝和恩智浦已决定在第二季度将汽车芯片价格上调10-20%,而2月中旬的也有消息称显示,英飞凌已将即将涨价的消息通知下游分销商。【详见文章:网传英飞凌发函向分销商“哭诉”成本压力市场猜测或为酝酿涨价

上述酝酿涨价的供应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据了解,2020年汽车芯片主要厂商中,美日欧地区的厂商三足鼎立,前五大厂商包括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

而话语权较低的IDM厂似乎并无涨价计划,它们表示,受制于与车厂签订的长期合约,其汽车MCU的报价将维持不变。

▍为什么是MCU?

天风国际近期发布研报称,MCU是目前缺芯的主要种类之一:主控芯片MCU+功率类的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占缺芯的74%,其次是信号链CAN/LIN等通信芯片。莫尼塔投资分析师高箐表示,车用MCU芯片市场整体供给不足,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和瑞萨等公司的2022年车用MCU订单近乎满单。

2021全球汽车电子市场约2700亿美元,预计2027年4000亿美金。汽车半导体市场约505亿美元,预计2027年接近1000亿美元。与传统汽车相比,预测新能源汽车各类芯片数量都会有显著的提升。其中,MCU的需求量有望增加30%,预计每辆新能源车需要35片,需求量增幅仅次于CIS、ISP芯片(有望增加50%)。

车规级MCU产品因在产品性能、可靠性、寿命等方面要求更高,目前大陆厂商涉足较少,几乎仅在与安全相关性较低的车身模块有量产产品,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芯海科技等。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莫子庆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厂商逐步开始研发未来汽车智能化所需的高端MCU,目前行业内推进较快的厂商包括华大北斗、兆易创新、比亚迪半导体、杰发科技等。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2月25日 08:49
下一篇 2022年2月25日 09:03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