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财经9月6日讯自2020年3月启动测试“分付”以来,时隔三年,腾讯进一步加码消费金融市场。
近日有用户反映,自己的微信钱包多了新产品“分期”。据悉,“分期”入口设置在微信钱包,由微信及关联方提供获客和风控初筛,资金来源于财付通小贷和合作金融机构。
不过清一色财经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至少有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两家股份行已接入微信分期。
清一色财经记者从微信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分期是为用户消费时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产品探索。目前尚处于小范围灰度测试阶段,将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及各方反馈不断优化调整,暂无明确的上线时间。
据了解,目前“分期”和“分付”的使用场景有较高重合度,比如二者均支持用于吃饭、购物、看电影等消费场景,均不支持用于发红包、转账、提现等。目前,二者额度均是经过系统综合评估得出的,且不定期根据用户的资信情况调整额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分付”相比“分期”更强调银行。且二者在可用额度、还款方式上存在差异。具体来看,消费者在付款时选择分期作为支付方式,出账后根据下单选择的期数按期还款;使用分期支付时,支持1期、3期、6期、12期,具体期数和手续费以页面显示为准;而用户使用“分付”作为支付方式,将按日计息,随时可还,金额不限。用户不需要主动选择分期,每月还上月末已用额度的10%及利息即可。
“‘分付’和‘分期’都是成熟模式的产品。至于利润率,应该是分付更高。”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告诉清一色财经记者,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分付”支持用一天算一天,可以随用随还,资金使用效率更高。该产品针对的应该是短期内资金短缺的需求。对比来看,分期针对的是相对更大额的需求,产品需求倾向于大额度、低利率、长期限,低周转。
在黄大智看来,微信仅仅引入了“分期”这项非常成熟的产品。在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的背景下,“分期”补充了腾讯的消费金融版图。相比于行业,“分期”对公司自身的影响更大。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