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老牌汽车巨头,长安汽车一直给外界留下低端廉价的印象,虽然2021年有230.1万台的总销量,但折合均价只有4-5万元。庞大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换来的市值仅有1020亿元,而去年卖出不到10万台车的蔚来、理想,市值都在2000亿上下。
长安迫切想要提升、转型。
5月9日,长安旗下子公司欧尚发布了欧尚Z6,这次有三种动力配置可选,其中之一就是混动。混动版将搭载蓝鲸iDD全域混动系统,电机峰值功率达110kW,峰值转矩为330N·m,实力强劲。
作为长安集团的自主品牌,欧尚在去年贡献了超20万台的销量,同比增长近五成。同时作为当期牵引公司利润向上的自主板块成员之一,其地位也举足轻重。
随着本次Z6的发布,集团将赋予其更加重大的转型任务,而这也是长安全面转型电气化的一个缩影。
长安集团对于电气化的转型一直非常重视,早在2017 年 10 月就提出了 “香格里拉计划”,表示要2025 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上的燃油车全谱系产品电气化;并且将投资 1000 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看起来雄心勃勃,但从去年的成绩来看,长安虽然抓住了风口,转型却并不算成功,甚至可以说有些被动。
2021年,长安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11.4万辆,同比增长了208%,但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低端产品长安奔奔所贡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长安奔奔 EV 全年销量为 76381 台。财报显示,整个新能源板块全年的销售收入是12.36亿元,仅占集团全年1051.42亿元营收的1%。
均价只有7万元的奔奔成为“爆款”,起到为公司积攒碳积分的作用,但这类车型显然并非电动车的主流,不免让这家国内TOP5级的车企巨头有些尴尬。
转型如何向上发力、提高产品含金量就成为长安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在新能源时代中找回曾经的辉煌,长安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2 年 2 月 11 日,长安汽车宣布部门总经理级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全体解聘、重新优化聘用,涉及 39 个部门。对此长安表示,“不是我们的干部队伍能力不行了,而是我们正面临新一轮的竞争格局,需要重构新的能力”。
去年至今,长安发布了阿维塔和深蓝两个新能源品牌,全面布局新能源赛道,并分别规划了4、5款车型;现有品牌长安乘用车、欧尚等也将全面向电气化转型,推出插混、混动车型,以实现销量与效益的双提升。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提出,2022 年,长安自主品牌将陆续推出19 款新品,其中新能源产品占据 8 款,插混版的欧尚Z6就在此序列。
作为国内的一家老牌车企巨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燃油车品牌要日落西山,他曾语出惊人地表示,“未来3-5年,会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因此长安需大幅提高新能源车销售的占比。
按照计划,长安汽车要到 2025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 105 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 35%;至 2030 年实现年销量 270 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 60%。
同时为了支撑这些产品与技术的落地,长安准备豪掷千金。在4月底的业绩会上,朱华荣表示,到2025 年,预计要在新能源、智能化、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届时还将组成2万开发人员的庞大力量。
年均200亿元的研发投入对长安而言十分惊人,要知道去年国内新能源巨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也才刚破百亿元,去年长安集团的净利润也才35.52亿元,看来长安真的要跟新能源“杠上了”。
2021年新能源市场的井喷,成为车市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有的车企都被裹挟着卷入这场电气化的竞赛,这是一场新游戏,也是一场无情的淘汰赛。
正如朱华荣所预测的残酷未来,若不能拼命冲刺,则任何传统车企都有可能成为那“要关张的80%”。
机遇与血战,都将在2022年上演。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