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市场资讯
近期,私募量化圈非常热闹,先是明汯投资董事长裘慧明2.85亿买入上海顶级豪宅,然后是量化“四大天王”跳出来为量化澄清,最终闹的成了私募量化和私募大佬之间的斗争。一时间,量化仿佛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有股民喊出关闭量化的声音。
此事引发私募量化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就在这个档口,偶尔也好,故意也好,某个私募量化“大佬”的瓜也浮出水面,由于爆出瓜的也是量化公司,所以可能只是巧合发生在量化被人人喊打的节点。
本文要说的这位主角,金石杂谈也曾多次报道过,多次向某私募魔女发神秘照而成名,后来这位大佬卷入了和原单位的纠纷之中。本次爆料者大概率就是该量化机构,即ZL投资,因为文中多次用到我司。
此前,金石杂谈曾对该量化“大佬”进行过报道,我们姑且称他为W。根据聊天记录,ZL投资指出,他涉嫌在第三方机构兼职、违反劳动合同,3月3日起解除劳动合同,而其管理的产品均换为其他投资经理。
对此,W予以否认,直呼其断章取义、选择性披露,自己并不算ZL投资的员工,但ZL投表示是正式劳动关系,而且申请仲裁,并被要求判罚5881万,也就是1年提成实发工资196万的30倍。
本以为狗血剧告一段落,谁知今天疑似ZL投资再发13页PDF,炮轰W严重造假欺诈行为N宗罪。一是学历造假,根据其学位编号,根本在学信网找不到,笔者试了也没找到,北京大学教务处的老师也没找到。
二、工作经历造假,在其经历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话,曾担任中金量化研究员、招商证券自营部高级投资经理,负责ETF、期货期权的做市交易,管理资金规模超20亿元。但是,多方查证后,W在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的工作经历均为造假。
三、它一直宣称的CFA、FRM持证人,在持证网站上均未查到,CFA协会工作人员核实后确实没有W。ZL投资表示,W向公司和业界谎报CFA、FRM持证人身份,虚构个人职业资质,属于不诚信的欺诈行为。
四、业绩倒签(管理私募产品时间)造假。2022年11月,W又再次试图“倒签”其投资履历以获取未来成立私募所需的“两年以上连续公开投资业绩”,即从ZL离职,到一家不太规范的私募,找一只成立时间超过2年的私募产品,由其担任投资经理,然后把担任投资经理的时间“倒签”回到两年前产品成立的时候,对此公司严厉拒绝。
五、职务造假,2023年年初,时任投资经理的W,在未向公司报备的情况下,私自以ZL投资总监名义参加某行业研讨会。
六、w本科学历竟然是北京科技大学?刚刚有公司在自媒体平台——交易门上发布澄清说明,w自己表示,本科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前“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并非北京大学。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私募量化某创始人w,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并非北大,至于其他方面是否造假,我们静待当事人回应。详情欢迎关注我的星球,还有不方便发的13页PDF。(应粉丝要求,公众号加黄据说看不清,伤眼睛,咱们以后以红色和蓝色为主,黄色为辅)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