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家分支机构离场 保险持续瘦身转型

本报记者 杨菲 郑利鹏 北京报道保险分支机构的裁撤还在进一步继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500余家保险分支机构退出市场。2021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分支机构为2197家,202

  本报记者 杨菲 郑利鹏 北京报道

  保险分支机构的裁撤还在进一步继续。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500余家保险分支机构退出市场。2021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分支机构为2197家,2020年为971家。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由于行业整体不景气,撤销的分支机构一般是业务量比较小的,以此来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开支。另外,疫情期间险企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大多数险企能全流程实现线上客户经营、转化到服务的过程,对线下门店的依赖性减少。

  一位寿险公司高管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按过去几年的数据,基本上一半赚钱的机构在养另一半亏钱的机构,它的盈亏平衡是打不平的,尤其以个险为主的机构,其实成本负担特别大。”

  监管鼓励精细化发展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19日,保险公司已有534家分支机构获批退出市场,寿险、财险、养老险、健康险公司分别撤销348家、182家、3家和1家。具体来看,寿险方面撤销分支机构较多的保险公司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撤销171家和51家;财险方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撤销79家,大家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撤销19家。

  对于保险分支机构大量裁撤的原因,中韩人寿首席战略官刘大勇告诉本报记者,第一,因为被裁撤的分支机构效能太低,这也是裁撤最核心的原因。一般来说,在裁撤之前公司一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最终仍没有起色。过去,尤其是大公司,开机构是有红利的,早些年开的时候是没限制的,而且过去的保险增量(尤其是寿险的增量),其实是靠机构扩张起来的,不是靠提高产能起来的。而现在的问题就是过去几年整个行业下滑,这些扩张的机构慢慢都变成成本。第二,整体随着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可能不需要那么多小的分支机构。由于疫情影响,大家会慢慢发现,用科技的手段能辐射到比较远的机构,并不影响销售,这就会使原来很多偏远的机构,没有太多存在的必要。第三,以寿险为例,寿险主力代理人是80后,其实这些人对线上并不陌生,但是四五年前,很多主力还是70后,这部分人可能对线上还不太熟悉。

  此外,记者注意到,监管政策也鼓励推动分支机构的合并和裁撤。

  2021年9月,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改建、变更营业场所、撤销等流程进行了规范。比如,保险公司申请筹建省级分公司,上一年度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不低于75%等,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月,银保监会在业内发布《推动财产保险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集约化销售组织管理。科学划分和有效整合销售渠道,通过渠道细分和销售运作模式改善,降低销售成本、提升经营质效。鼓励中小公司强化销售渠道垂直管理,缩小管理半径,合并裁撤低产能分支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数字化转型趋势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险企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使得客户全流程线上操作成为可能。

  从多家保险公司2021年理赔报告中可窥见一斑。

  如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报告指出,公司支持在APP、微信小程序以及公众号上进行理赔报案、申请等全流程线上操作,同时支持个人客户全险种、全责任和企业客户全部医疗险线上理赔。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理赔报告显示,线上理赔申请占比近九成,当天完成赔付超过一半。此外,多家上市险企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未来仍将继续推进服务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在销售方面,中国太平洋保险应用前沿科技进行流程创新和服务升级,不断提升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服务水平。其中,太保寿险的“云柜面”服务扩展了柜面服务的能级与内涵,打破实体柜面的地域限制,客户可在APP和官微中便捷操作连接云柜面,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办理保单变更、保单给付、保单贷款等业务。截至2021年11月,“云柜面”累计服务客户110万人次,平均服务时长3分14秒。

  在理赔方面,农银人寿2021年推出“农银快e赔”自动核赔项目,针对通过线上方式申请且索赔金额在3000元以下,事实清晰、责任明确的部分个人医疗保险小额理赔案件,在确认系统中影像资料齐全、无误的基础上,不再收取医疗机构出具医疗费用原始收据。

  另外,多家头部险企通过成立子公司的方式加速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今年3月15日,中国太保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太保科技正式完成工商登记。1月21日,由中国人保集团发起成立的人保信息科技也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4亿元。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曾公开表示,下一步协会将围绕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汇聚行业力量,积极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增强保险价值链创新的科技支撑,致力于提升保险科技在普惠保险、绿色保险、农业保险、巨灾保险、责任保险、健康养老保险等领域的应用成效,让保险科技真正赋能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线下或重在体验

  对于未来行业是否会继续精简、裁撤分支机构,刘大勇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整个行业下滑的趋势还没有停,所以各家公司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未来应该还会继续缩减,直到达成一个平衡。”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线下门店会更像是体验店,可能它的确没有成交效率,就像买苹果手机一样,大家会在门店进行体验,与品牌建立信任感,但是大量客户会在网上进行购买。”

  受访人士告诉记者,大量机构裁撤之后,不意味着代理人未来会集体失业。数字化对代理人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大量客户。线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裂变,比如代理人在线上讲课,可能有1万个人认识他,如果经营一个客户需要三个月,但在线上他是同时在经营这些客户,所以三个月过去后,可能每天都有客户想和他见面,客户量会比传统的方式大很多。这时对专业性的要求就会非常高,互联网会产生一个放大的效果,越优秀的代理人会越优秀,与此同时做得不好的很难出圈。

  但是,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面临诸多问题。“整个公司达成这种情况会非常难。第一是意识问题,过去10多年起来的干部,是在增援时代培养出来的,他主要想要花钱拉团队,他觉得数字化可行,但他不信,他的心里并不认同;第二是培训问题,内勤如果不给这些支持,外勤并没有能力去不断打造专业化,无法传承技能;第三,整个管控体系跟不上也会出问题,比如代理人讲得不合规,就会变成销售误导了,公司会因此被找上麻烦,而且误导还有很强的证据,所以这些也会出现潜在的风险。”刘大勇表示。

  “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些数字化转型案例,更多的是还没有彻底改变整个行业,只是看到了星星之火,并没有燎原。现在大多数公司还是在原来的路上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改进,其实阻力还是挺大的。”刘大勇说道。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09:11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09:11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