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自主可控or开源开放?中国移动上研院黄刚:需考虑行业特点

①中国移动的通用模型底座,策略非常明确,讲究“通用可控”。
②但对于行业大模型,则需要适应行业本身发展的特点,考虑开源与否。

《科创板日报》8月17日讯“我们现在正在跟九天人工智能团队密切协作,探索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中国移动今后发布行业大模型,一定会有上研院的一席之地。”在昨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百川生态大会上,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下称“中国移动上研院”)副总经理黄刚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道。

会上,围绕时空、交通、工业、金融等行业,中国移动上研院发布了北斗时空子链、OnePower“双跨”平台系列产品、OneMap数字地图系列B端产品,研究院同时也表示,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业务。

从行业角度来看,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已发布了各自的大模型,联通的“鸿湖图文大模型1.0”,电信的TeleChat,移动的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

黄刚称,整个中国移动非常重视大模型这项工作,未来主要面向to B领域,后续会陆续推出行业大模型。

不过,由于ChatGPT出现的系列安全问题,引发各国对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大模型的自主安全,现在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一大焦点。

值得一体的是,就在15日,科大讯飞联合华为推出了“讯飞星火一体机”,目的就是让所有企业“更方便、更自主、更安全可控地私有化部署大模型能力”,在完全国产自主创新的平台上进行私有化部署,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

对此,黄刚认为,中国移动的通用模型底座,策略非常明确,讲究“通用可控”。但对于行业大模型,则需要适应行业本身发展的特点,考虑开源与否,“有的行业开源更合适,但有的行业,比如政务类,就不适合”。

发展半年有余,对于大模型而言,早已度过了最初的短暂甜蜜期,作诗、知识百科等应用已经很难点燃行业热情。作为中国移动B端业务里的重要布局,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态进行更多的行业模型探索,如何改变传统行业或是为已有智能化服务赋能,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中国移动目前未在公开场合透露专业大模型将在哪些行业率先落地。具体到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黄刚称,在金融、交通、工业等行业都会有行业模型的探索。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8月17日 09:12
下一篇 2023年8月17日 09:15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