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甘蔗村蝶变“蔬菜村”

云南网通讯员 赵树龙 余星燃  近年来,云南弥勒市朋普镇庆来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优化用地基础设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种植,使昔日的甘蔗村华丽转身成“蔬

云南弥勒:甘蔗村蝶变“蔬菜村”

云南网通讯员 赵树龙 余星燃  近年来,云南弥勒市朋普镇庆来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优化用地基础设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种植,使昔日的甘蔗村华丽转身成“蔬菜村”。

在该村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蔬菜种植基地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不时在碧绿的基地上呈现,有的工人在采摘新鲜的菜心,有的工人在运输,有的工人在装箱,有的工人把蔬菜打包后放到冷库。

“基地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年种植销售蔬菜可达500万吨,主要销往东南亚及北上广一线城市,农民把土地以每亩2100元流转给公司,我们公司通过招聘他们到基地上班,平时的用工在80人左右,采用计件发工资,工人工资每人每月在5000至8000元左右,还带动了当地的50多户村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弥勒市启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李海平说。

村民赵炳琴把2亩土地流转给基地,一年有了4200元左右的地租收入,加上在基地上班一年有6万余元的工资。她不仅供着孩子上学,目前正在盖二层半的楼房。“我家的2亩土地租给蔬菜基地后,我又到基地上班,有了两份收入,不仅学到了技术,下班后还能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庆来村委会一小组村民赵炳琴说。

庆来村2019年前主要种植甘蔗,随着蔗糖产业受到国际国内市场的冲击,加之甘蔗种植劳动强度大,从种蔗、除草、打药、砍收、装车、入厂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村民们只见产出不增收。为此,庆来村通过土地流转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前几年我们村主要种植甘蔗,甘蔗种植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现在按照镇里的‘甘蔗上山,果蔬入坝’的发展思路,2019年,庆来村把原来种植甘蔗的1052亩土地以每亩2100元流转给启方公司种蔬菜,流转租金一共是210万余元;有50户左右的村民在蔬菜基地打工,按5000元一个月来算,一个人一年就有6万多元的工资性收入。”庆来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赵良章说。

庆来村委会大山龙小组种植甘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糖价的起伏,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种植甘蔗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振兴乡村,迈上共同致富路,大山龙小组通过蔬菜种植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我们小组通过不断完善田间道路基础设施,吸引了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把原来种甘蔗的土地,用来种植“名特优稀”的蔬菜,让村民有了土地租金、务工两份收入,让乡村振兴有了产业基础,迈向共同富裕底气更足了。”庆来村委会大山龙小组小组长张云说。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5月19日 15:40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15:53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