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鼓励民企发债,存量大盘点,1.8万亿规模尚小,有待整装再出发

①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和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②破解民企融资难问题需加快推进多层级债券市场建设。

清一色财经7月21日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磅出台。其中,《意见》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条举措。这是继去年“三支箭”政策后,政策层面对民企融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债券业内人士称,此举有助于打破当下民企筹资和经营双向压力的“恶性循环”,引导市场风险偏好回归。

回看我国民企发债融资历程,整体进展较慢,在短暂的快速扩张后,遇到了信用紧缩、资管新规。从之前出台的针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纾解举措来看,后续需更加发挥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再融资支持力度,分级扩大弱资质民企的融资渠道。

清一色财经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20日,民营企业信用债存量债券数目共计3509只,涉及859个主体,总计金额18365.3655亿元。从行业分类来看,金融业占比最大,共计1052只,其次是制造业707只。从债券只数、类型来看,ABS占比最大,为1661只,其次是同业存单655只,两者占比达66%。

民营企业发债盘点

2011年后,受益于债券品种创新和发行门槛降低,民企债券融资快速扩张,2016年民企信用债发行量首次超过1万亿元。步入2017年后,民企债券融资规模开始震荡萎缩。2018年出现首次净偿还。

据东方金诚2022年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存续民企信用债余额7610亿元,占信用债余额的比重为3%,远低于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和民营上市公司市值占比。

图:民企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在2016年达到高点后收缩
image
数据来源:东方金诚,清一色财经整理

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和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浦银国际认为,中国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截至2022年底,民企发债规模仅1756.86亿元,涉及发债主体降至271家,浦银国际认为,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民营企业的税前利润率已经低于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图:民营企业的税前利润率低于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image
数据来源:浦银国际,清一色财经整理

从存量债券久期的角度看,民营企业的平均剩余期限为1.34年,短于市场的平均剩余期限1.81年。究其原因,中国邮储银行投行部总经理周琼认为,一是由于投资者对民营企业倾向于投短期债券,二是由于民营企业近年来的净偿还导致存量债券久期下降。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支持民企发债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2018年10月,央行官网发文《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由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具体的支持工具包括: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窗口指导银行贷款方向、定向税费优惠等,但对于资本性支出压力较高、经营实力与市场竞争地位较弱、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尾部企业而言,仍处于信用风险持续暴露阶段,效果一般。

随着疫情效应边际递减,近年来纾困政策也密集频发。2022年3月16日,证监会发声将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2022年7月22日,证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2023年3 月,证监会再次强调“着力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直达力,让民营企业更有获得感”。

破解民企融资难问题需加快推进多层级债券市场建设

清一色财经梳理了近年来的民企债券融资政策条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扩大民企债应用场景,提升民企债流动性;二是启用市场化增信类工具;三是创新契合民企特点的债券品种,拓宽民企债券融资工具范围。

对于以上三种举措,东方金诚分析师冯琳给出了下列解读。冯琳认为,第一种举措相对效果有限,并未解决民企信用资质较弱,与债市投资者较低的风险偏好不匹配的问题;而第二种效果较好,但成果有效,因为增信类工具的本质是引入第三方机构创设的信用风险保护工具如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或由第三方提供担保。但不管是AAA还是AA均可申请增信举措,导致中高等级的企业发债率仍很高,并未带动低等级民企解决融资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累计创设挂钩民企债的CRMW 名义本金367亿元,共支持了共271只、1225亿元民企债发行,其中主体评级AA+以上的民企占比合计高达85%。第三类创新债券品种主要有两条路径:一种是牺牲资金用途换取宽松的发行条件,此种创新也并未解决弱资质民企的债券安全性问题,而另一种是推出传统信用债的替代品种,典型代表是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绿色债券、科创票据等,债券品种更契合民企特点,便于拓宽民企债券融资工具范围。

从后市来看,随着资管产品全面实现净值化管理,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难以大幅提升,业内人士认为,完善民企债券融资“分层”支持体系,重点围绕弱资质民企进行精准扶持。比如针对部分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民企,可以在信用保护工具如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支持下,提升债券发行成功率,降低发行利率;对于很难直接发债融资的民营主体,可以借助产业基金、供应链核心龙头等间接获得债市资金支持。例如,目前科创债发行人以创投类和科创孵化类国企为主,募集资金投向科创类企业,从而实现债市对科创类企业的间接资金支持;又如供应链ABS可以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进一步延伸,对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7月21日 13:21
下一篇 2023年7月21日 13:3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