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和大模型擦出火花!上海发布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

①该文件提出,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构建通用大模型;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等多项内容。
②之前十七部门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科创板日报》6月15日讯(编辑 郑远方)今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对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算力等多方面作出指引

(1)工业机器人方面,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制定“一厂一方案”,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

(2)人形机器人及大模型方面,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构建通用大模型,面向垂直领域发展产业生态,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3)同时,《计划》还提出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机器人应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实现4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用好“算力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另外,今年1月19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而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将达500台/万人左右。

▌大模型添智能化助力 工业、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

对于机器人而言,中银证券指出,人工智能是其实现智能化的关键,而机器人则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落地场景。

更进一步来说,大模型可通过将图像、文字、具身数据联合训练,引入多模态输入,进而提升大模型和环境的交互能力和学习能力,推动机器人向更智能、灵活和自主的方向发展

在工业领域,AI技术可以帮助工业机器人运用自然语言识别处理和数字孪生来有效缩短训练时间,从而克服自动化灵活性的差距,增强机器人适应差异的能力,有助于机器人在工业领域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AI技术同样可以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的理解和适应环境,具有更高 的自主决策能力和智能水平,从而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加快其商业化进程。

招商证券指出,从短期数据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已处于底部,2023年1-4月产量增速为-4.4%,4月份当月增速为-7.4%。

另外,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终极方向,目前在控制和硬件等方面已取得明显进步,AI有望在软件算法层面助力人形机器人发展再上一个台阶。分析师进一步指出,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方面都具备了从0-1的条件,产业趋势逐渐清晰,也有望成为下半年的主线之一

▌哪些环节有望受益?

落实到产业链具体环节上,工业机器人中,东吴证券认为主要有三个思路:(1)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应对可能到来的行业格局分化;(2)国产化率低、壁垒较高的环节:大六轴、汽车3C、焊接;(3)规模持续扩大,有望迎来盈利能力上行。分析师看好发那科、埃斯顿、汇川技术、新松机器人、埃夫特、华中数控、凯尔达。

而人形机器人中,其硬件需求较工业机器人更复杂多元,其传感器数量、品类、执行机构复杂程度远高于工业机器人,对控制器实时算力、集成度要求高。国泰君安指出,减速器、伺服电机、线性执行器、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产业链中,价值量较大的硬件设备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

image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6月15日 20:24
下一篇 2023年6月15日 20:2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