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有望更耐用!锂枝晶生长奥秘已被破解……

①突破性的研究有可能为大幅延长电池寿命铺平道路;
②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显微镜方法来更详细地研究枝晶生长的过程。

清一色财经5月26日讯(编辑 黄君芝)许多日常用品,如电动汽车、移动电话和无线电动工具,现在都依赖于可充电电池。然而,这种增长趋势确实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出于安全考虑,某些手机被禁止在航班上使用,一些电动汽车甚至还会起火。这主要是由于当代商用锂离子电池对机械应力的敏感性。

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新方案可能是使用“固态电池”。这些电池与常规电池不同的是,它们用一种完全固体的材料,比如陶瓷离子导体,取代了液体核心——也就是电解质。因此,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如机械坚固,不易燃,易于小型化,耐温度波动。

image

然而,固态电池在经过几次充放电循环后就会出现问题:虽然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在开始时仍然是相互分离的,但它们最终会在电池内部相互连接:“锂枝晶”会慢慢生长。这些锂枝晶在每次充电过程中逐步生长,直到两极连接。

枝晶生长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电池短路并“死亡”。然而,到目前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确切物理过程还没有被很好地理解。

现在,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的科学家团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使用一种特殊的显微镜方法来更详细地研究这一过程。他们详细研究了固态电池生命周期,以延长其寿命,以期实现更耐用的电池。

image

据悉,他们研究了锂枝晶从何处开始生长的问题。锂枝晶是否就像在流石洞里,洞顶长出钟乳石,洞底长出石笋,然后在中间汇合,形成所谓的“石笋”?但电池没有顶部和底部,但枝晶是从负极长到正极还是从正极长到负极呢?还是它从两极平均增长?还是电池中有特殊的地方会导致成核,然后从那里开始生长?

该团队特别研究了陶瓷固体电解质中所谓的“晶界”。这些边界是在固体层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陶瓷晶体中的原子基本上非常规则地排列。然而,由于晶体生长中的微小随机波动,会在原子不规则排列的位置形成线状结构,即所谓的“晶界”。

研究人员使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用尖锐的尖端扫描表面来观察这些晶界。他们表示:“如果固态电池充电,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会看到电子沿着晶界聚集,尤其是在负极附近。晶界不仅改变了陶瓷原子的排列,也改变了它们的电子结构。”

由于电子(即负电荷粒子)的积累,带正电的锂离子在固体电解质中运动,可以被还原成金属锂。其结果是,锂沉积和锂枝晶形成。如果重复充电过程,枝晶将继续生长,直到最后连接电池的两极。这种枝晶生长初始阶段的形成仅在负极观察到,但在相反的正极没有观察到生长。

科学家们希望,随着对生长过程的精确理解,他们也将能够开发出有效的方法来防止或至少限制枝晶的生长,以便将来也可以在其他领域使用更安全的锂固态电池。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26日 15:35
下一篇 2023年5月26日 15:3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