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仅3家券商启动定增 百亿级融资不见身影

作者: 周楠年初至今还没有定增落地,也没有配股预案发布,近几年火热的券商再融资,在年内却逐渐“熄火”。第一财经记者据Wind梳理发现,按预案公告日,年内暂未有上市券商实施增发或配股

  作者: 周楠

  年初至今还没有定增落地,也没有配股预案发布,近几年火热的券商再融资,在年内却逐渐“熄火”。

  第一财经记者据Wind梳理发现,按预案公告日,年内暂未有上市券商实施增发或配股;去年同期,国金证券的定增,中信证券财通证券东方证券的配股均落地。目前,仅3家上市券商在今年启动定增,为南京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合计募集170亿元,未有券商发布配股预案。

  不仅数量不及同期,整体来看,年内券商融资金额多在50亿至80亿区间,未有百亿级募集计划出炉。上述3家券商中,浙商证券预计募集资金80亿元,为目前拟募集总额最高的一家。2022年,券业“一哥”中信证券推“券商史上最大规模配股”,实际募资额高达223.18亿;兴业证券、东方证券的百亿级配股计划亦落地。

  近年,在券商着力发展重资本业务的背景下,上市券商融资“补血”热情高涨,定增、配股、短融齐上阵。如今,昔日的百亿级融资不见了踪影,券业再融资是否正由热转冷?

  在业内看来,当前,证券行业融资正在步入另一阶段。“券商的再融资有两个阶段,前几年(融资)是希望扩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近几年可能市场回报率有所波动,大家融资更为谨慎。”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对记者表示。

  浙商证券等3家抛定增预案

  上月底,两家中型上市券商均抛出增发预案,为南京证券和天风证券,募集金额分别为50亿和40亿元,自营和财富管理业务是重点投资方向。

  南京证券4月29日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向包括控股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1.06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

  募资投向上,半数用于自营业务。据南京证券披露,上述50亿募资款,拟投入不超过25亿元用于发展证券投资业务,其余资金用于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增加对另类子公司、私募子公司投入,以及发展资本中介业务,用于信息技术、风控合规投入等。

  天风证券在4月28日披露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向控股股东湖北宏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宏泰集团”)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14.98亿股,拟募集金额不超过40亿元。

  上述募资款中,半数(20亿)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交易业务预计分别投入15亿元和5亿元。

  去年底,宏泰集团入主天风证券,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宏泰集团实际控制人湖北省财政厅成为天风证券实际控制人。

  有接近天风证券的相关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此轮定增是宏泰集团对天风证券支持的再度加码,一方面表示天风已完成与前期股东的彻底切割,一方面是宏泰集团对天风证券的坚定看好。

  天风证券也在定增预案中提到,公司作为一家中型证券公司,需通过适当补充资本,推动业务全面发展,提升业务质量,才有可能在未来行业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往前追溯,浙商证券在今年1月下旬抛出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80亿元,半数(不超过40亿元)用于投资与交易业务;不超过25亿元用于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15亿元将用于偿还债务。

  部分券商调整融资方案

  部分券商的再融资方案一经发布,引发了监管关注。今年1月,浙商证券在抛出80亿定增预案后,上交所对其下发相关监管函。

  上交所网站1月19日披露,该所向浙商证券下发非公开发行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随着全面注册制即将落地,部分券商的定增方案亦做了相应调整。今年3月底,浙商证券修订了定增预案,称公司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注册制相关规定,对本次发行事项的相关表述、审核程序等事项进行了调整。

  具体来看,发行事项相关表述由“非公开发行股票”调整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程序由“证监会审核调整”为“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

  从近年情况来看,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券商融资“补血”热情持续,多家大型券商发起百亿融资计划,投向资本中介等业务。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2020年至今,券商频频抛出融资预案,部分大中型券商选择配股融资。例如,“一哥”中信证券完成“券商史上最大规模配股”,实际募资金额约223亿;东方证券、兴业证券配股募资125亿和100亿。

  不过,从2022年情况来看,多家券商在推出定增或配股方案后,一度调整方案,缩减募资总额。

  例如,去年2月,长城证券发布了《关于调整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公告》,募资总额从100亿元降至86.64亿元,50亿投向资本中介业务,25亿投向证券投资业务,9.64亿用于偿还债务。

  新三板挂牌券商粤开证券的定增方案也出现“缩水”。

  据粤开证券去年7月发布的股票定向发行说明书,公司拟发行股份数量30.3亿股,拟募集资金50亿元,逾半数募资款拟投向以两融为主的信用业务以及自营业务。

  该定增方案较此前版本有大幅修改。早在2021年4月,粤开证券发布定增方案,拟发行股数约83.33亿股,拟募集资金150亿元。

  券业融资由热转冷?

  在近年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资本中介业务和创新业务被券商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正在从过去的以通道佣金业务为主,过渡到收费型中介业务、资本中介类业务和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等并重的综合业务模式。

  整体来看,资本中介业务和投资交易业务,成为多家券商募资的主要投向。

  而上述业务是重资本业务。有中型券商非银分析师此前对记者表示,补充资本金扩大规模是行业大势,对于券商扩张版图,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很大帮助。

  有分析观点认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利好资本市场有序再融资,近年券商传统经纪业务佣金率下降,红海效应下,发展以重资本业务为主的创新业务成为券商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

  不过,从年内情况来看,券商再融资数量仍较为有限,是否意味着后期再融资频率会降低?

  业内认为,整体来看券商融资需求仍较为旺盛。

  北方某券商非银分析人士此前告诉记者,补充资本金、扩大规模是行业趋势,近年券商着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及创新型业务,这对券商的资本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家机构融资动力充足。

  在王剑辉看来,近年券商再融资呈现两个阶段的特征。“一个是在前几年,(再融资)主要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目前券商融资的动机可能更加多元复杂——有的中小型机构可能是为了跻身头部;有的是为了强化资金链稳定性;还有的可能是出于资本运作的考虑,比如要兼并重组。”他提到。

  整体来看,王剑辉指出,经过前期融资扩张后,目前证券行业进入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头部券商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实力后,将着力深化业务布局。

  “从整体环境来看,在过去几年的宏观因素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市场回报率有所下滑,目前去融资未必有好的收益。这可能也是机构目前融资更为谨慎的原因之一。”也有市场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19日 08:20
下一篇 2023年5月19日 08:2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