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数据产业领跑全球,“数据红利”期正稳步到来

近年来,随着5G网络的大力布局,大数据产业几乎同步高速发展,已融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作为5G新基建的重要一环,无论在民生还是工业领域,都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2021-07-23 11:35:23 大数据数据红利运营商 那些难以摆脱的“大数据困扰”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的个人信息还是隐私吗?记者调查发现,包括扫码点餐,授权个人信息后才能阅读文章、享受服务的程序,其实都是商家、公众号引流的手段。通过一个小程序,商家就能收到用户微信昵称、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 2021-07-23 11:32:05 大数据数据处理杀熟 数据规模爆炸性增长,云原生数据仓库数据化运营实战分享 在日前的2021阿里云金融数据智能峰会——《云原生驱动数智化运营的“增长黑马”》专场上,阿里云数据库资深技术专家魏闯先 从数据价值链路角度切入,为大家解读云原生数据仓库如何支撑数据化运营、全链路营销和阿里集团双11业务,并展示金融客户最佳实践案例和应用场景。本文内容根据演讲录音及PPT整理而成。 2021-07-22 10:04:13 云原生数据仓库数据化运营 值得关注的五大数据可视化新兴趋势 随着信息世界技术的进步,数据可视化正成为每个企业和组织都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2021-07-21 12:00:41 数据可视化人工智能 数据驱动算法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作为一个概念,与提高计算机使用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学习的能力有关,并能更快更有效地执行各种任务。机器学习或ML通过使用数据或数据集来帮助建立模型来做出决策。

近年来,随着5G网络的大力布局,大数据产业几乎同步高速发展,已融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作为5G新基建的重要一环,无论在民生还是工业领域,都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5G网络的大力布局,大数据产业几乎同步高速发展,已融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作为5G新基建的重要一环,无论在民生还是工业领域,都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数据红利”正稳步到来。如何更好地释放“数据红利”?如何掐准节点拓宽产业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红利的形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12675]]

我国大数据产业增幅领跑全球

日前开幕的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披露了多项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和基础应用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718.7亿元,同比增长16.0%,其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大数据在金融、医疗健康、政务几个领域成绩突出。

当然,这些成绩还是不够的,在中国互联网大会链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大数据的重要性,无论是社会治理能力,还是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对国家网络安全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也非常重视。“但要注意,我们需要数据活起来,要适应中国的特点。”

因此,下一步是如何盘活数据。

运营商大力建设数据中心为数字经济赋能

据IDC测算,我国拥有的数据量全球占比将从2018年的23.4%提升到2025年的27.8%。也就是说,我国拥有的数据资源优势明显,数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为此,需要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予以承载。

作为5G双千兆网络的提供商以及运营商中最大的云提供商,被称为领跑IDC行业“常青树”的中国电信,在数据中心建设上一向超前投入,其倾心打造“2+X”模式,即内蒙、贵州两个超大规模的云基地+数百个国内数据中心的云网融合布局一向受到业界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仅近3个月内,中国电信就开启了多个数据中心的建设。例如:7月6日,江西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报道了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基本建成,即将投入使用;6月29日,位于仪征经济开发区大数据产业园的中国电信江北数据中心(仪征园区)正式开服;4月28日,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新型大数据中心奠基仪式在海东河湟新区举行。

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一方面提高了产业间的信息交互水平,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赋能,成为加速万物互联时代到来的助推器。

大数据产业加持 “数据红利”的到来

大数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工具,在民生领域,将会拓宽交通、文旅、医疗、教育等的新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将重塑传统产业,多维度赋能企业的智能化生产以及网络化协同。

当前,数据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生产要素,因此,如何释放“数字红利”?如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以此激发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值得深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工联智库专家戴建军表示,未来的产业竞争将更加依赖数字创新,全球产业正在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增加值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比逐步提升。在数字创新方面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将逐渐占据全球价值链上游,传统依靠低成本劳动要素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家和地区将受到冲击。

总之,“数据红利”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持续保持大数据产业的创新才能保证数字经济更早地驶入“快车道”。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8日 21:27
下一篇 2023年5月8日 21:27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