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无人工厂”诞生,剩下的工人干什么?

最近,我看到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落地,心里沒有半点喜悦。不是说我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不支持高科技发展,而是对高科技产业发展感到担心。 2021-12-31 10:34:56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失业 2022年五大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趋势 译文 随着2022年即将到来,人们希望了解将在2022年主导技术格局的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趋势。 2021-12-31 09:00:00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95%的程序员都用不到的“算法”,是不是没必要死磕? 对于软件工程而言,写出易懂、易合作、易维护的代码,显然比写出效率高一点,代码却很复杂要重要许多。这样看来算法就显得很“鸡肋。

最近,我看到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落地,心里沒有半点喜悦。不是说我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不支持高科技发展,而是对高科技产业发展感到担心。

最近,我看到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落地,心里沒有半点喜悦。不是说我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不支持高科技发展,而是对高科技产业发展感到担心。

[[443201]]

正如《从“人找货”到“货找人”,中兴通讯5G智造基地有多牛》文中所说,智能工厂的诞生,大大解放了人力。那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解放出来的人力又将干什么去?这不是变相的“机器换人”吗? 我们中有许多同志,是从物资短缺时代走过来的,他们对于物资短缺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发展生产力,提升科学技术能力,对于提升企业效率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生产能力大为提高,人类告别物资短缺之后,就迎来了“物质过剩”与“人力过剩"时代。

我们都知道,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为了生产“过剩”,而是使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失业了,没有收入了,“需求收缩"了,这智能工厂生产出来的海量物资又将供给谁消费呢? 现如今,“需求收缩”与“物资过剩"明显地摆在了全社会的面前。

一位叫“mr孙宁”的朋友这样写到:

  • “如今国家最大的价值:不是如何继续让经济飞速发展,而是如何让大多数人共享发展成果,而是如何让高品质的生活覆盖大多数人,并且让大多数人幸福的生活持续下去。所以,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不是致富问题,而是:均富问题。最大程度的确保资源既不闲置也不浪费,最大程度的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被大多数人享有,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主义的初心: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这,才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去做的。才是中国今后应该重点去做的。

记住: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现在先富已经起来来,如何让后富跟上先富,或者说如何让后富和先富实现平均。才是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应该去做的!”

我赞同孙宁老师的观点。即使科技再发达,社会物资再丰富,如果社会大多数成员不能享用,那也不叫富裕,而叫穷。

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不仅仅看你生产了多少东西,而且还要看能否合理地分配下去,让全社会享用,并通过市场交换在全社会流通,形成一个有序的“生产一分配一交换一消费”机制。通过按劳分配,把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便使得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政通人和,上下齐心,协调有序,充满活力。 假如说按现在这种状况走下去,智能工厂建设一批,人员裁减一批,社会就业率不能提高,购买力上不去,“需求越收缩",这不是加快“过剩式生产"步伐吗?经济不内卷又去做啥?最后不是毁了实体经济吗?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为什么生产力越发展,科技越发达,而经济越困难呢? 最近,Zy将“需求收缩”作为三重重压的第一重压力,是有道理的。而解决“需求收缩”的有效办法又是什么呢?

再次重申,笔者不反对技术创新,但是必须理清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是将技术作为造福人类生活的工具?还是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恶魔呢? 这的确需要人们反思了。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8日 00:39
下一篇 2023年5月8日 00:4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