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刚登上Nature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给果蝇打造了专用VR设备。

刚登上Nature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给果蝇打造了专用VR设备。

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你能想象果蝇也具有注意力、工作记忆和类似意识的能力吗?

都快赶上哺乳动物了。

在刚登上Nature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给果蝇打造了专用VR设备。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在这个360度的全景环境中,果蝇虽然身上系着绳子,但是可以自由扇动翅膀,它的动作也会实时更新场景,从而产生自由翱翔的错觉。

正是在这样的实验中,科研人员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观察到了通常在哺乳动物中才能观察到的认知能力现象:

果蝇微小的大脑中会有记忆的形成、消退以及“分心”等先进的认知能力。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昆虫与哺乳动物差距这么小?我们来一探究竟。

巴甫洛夫的果蝇

这次果蝇的实验沿用了心理学上著名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的狗。

在给狗喂食的场景中,刚开始主人一过去喂食,狗狗就会流口水,然后巴甫洛夫在每次喂食前都敲响一个铃声,后来狗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

在这个过程中,狗狗就把喂食(非条件刺激,US)和铃声(条件刺激,CS)联系了起来。

对果蝇的实验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把喂食换成了“用激光烫一下”,把敲铃换成了“看T形图案”。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当果蝇视野中有正的“T”形图案时,也会同时被烫一下,反之不会。这样训练7次之后,在视野中同时出现正“T”和倒“T”时,果蝇就会“飞向”倒“T”。

这个“飞行”方向会由高速相机根据果蝇振动翅膀的角度来判断: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会“分心”的果蝇

在果蝇把图案和被烫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之后,就可以来测试它的记忆了。

例如我们可以先呈现图案,等图案消失后5-20s再开激光去烫它。

在反复几次之后,如果不开激光,果蝇也能在5-20s后做出反应,就说明果蝇的大脑中保留了视觉刺激的痕迹。

为了判断果蝇的记忆能保留多久,科研人员还设计了让果蝇“分心”的干扰元素:在图案消失后不同时间段对果蝇吹一股柔和的气。

结果和没有干扰气流(白条)的情况相比,果蝇在有干扰气流(灰条)的情况下表现指数下降更快,在40s后基本归零。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这就说明了图案刺激可以在果蝇大脑里留下短暂的记忆,并且干扰因素可以让果蝇“分心”,也就是存在注意力机制。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监测了这个过程中果蝇大脑的活动,发现记忆的形成和消退都和R2,R4m神经元活动有关: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这部分神经元在果蝇中央复合体的椭圆体部分,对应到人脑中就是大脑皮层区域: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这么看来,果蝇和哺乳动物的认知能力之间的联系还是很显著的。今后说不准还可以把果蝇作为高级认知功能的模型。

要是再联想到昆虫和哺乳类都是从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这种联系就显得更深刻了。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生物科学教授Ralph Greenspan也表示,可以根据分子特征和记忆存储方式绘制出果蝇和哺乳动物大脑区域的对应关系,逐渐揭示人类如何实现认知功能。

果蝇玩VR登Nature,发现注意力机制、工作记忆都有

©本文为清一色官方代发,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清一色无关。清一色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中部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著作权人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微信/QQ:1074760229)。转载请注明出处:清一色财经

(0)
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支付宝扫码打赏
清一色的头像清一色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5日 21:25
下一篇 2023年5月5日 21:25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643011589-QQbutton

手机:13798586780

QQ/微信:1074760229

QQ群:551893940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