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赚钱效应如何?全部正收益,为何仍留不住基民
①自2023年四季度成立至今,上述20只产品全部取得正收益,业绩最好的产品——中欧时代共赢成立至今回报达39.61%;
②20只浮动费率基金规模较去年底缩水11.47亿元,下降幅度15.02%,不少业绩排名靠前的产品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
2025年关注哪些主线?方正富邦基金汤戈:重点关注消费、消费电子、半导体显示等方向
①展望2025年,方正富邦基金汤戈表示将重点关注消费、消费电子、半导体显示三个方向;
②方正富邦基金乔培涛表示未来重点关注出海、新科技和性价比消费三大投资方向。 -
鹏华0-5年利率债近三年业绩同类前十,获评三年期五星好评
2024年债市行情整体向好,“养基收蛋”成为基民理财的新趋势。基民将债基上涨比做“收蛋”,每上涨0.01%,相当于收获1个“蛋”。业内人士表示,“收蛋热”的背后,反映出投资者稳健投资需求的提升以及越来越注重投资的持有体验。
-
前海开源基金吴国清的投资哲学:洞察周期 把握成长
在公募江湖中,不少基金经理以十几年磨一剑的专注与执着,创造了稳健的回报,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体验,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吴国清便是其中之一。
-
中小基金产品“星光闪耀”,业绩TOP20都低于20亿,百亿基怎么都落榜了?
①大摩数字经济以超75%的年内回报排在年度主动权益基金排行榜首位;
②还有15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50%;
③目前金元顺安优质精选年内业绩垫底。 -
指数基金业绩胜主动,TOP10全排名占8席,芯片类ETF回报超70%
①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以71.47%的年内回报居指数型投资排行榜一,全市场排名第二;12只指数型基金年内回报超50%;
②榜单上看,指数型基金已有战胜主动权益型基金之势,前十中,就有8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③医药类指数基金仍表现不佳。 -
如何看2025投资机会?财通基金金梓才:本轮行情主要是流动性带来的估值驱动
①从配置角度看,金梓才主要关注三大方向:海外算力基建、国内算力基建、新消费;
②在基金经理匡恒看来,2025年可转债性价比凸显;
③投行业务部负责人胡凯源认为,“并购六条”可能成为本轮市场行情和定增行情的有利推手和催化剂之一。 -
年度冠军基提前锁定,仅剩2天亚军争夺白热化,谁最有望胜出?
①主动管理冠军基几乎无悬念,花落外资公募;
②亚军、季军之争则相当激烈,十几名基金经理加入角逐;
③绩优基金经理展望明年:期待政策落地,比2024年乐观。 -
回看2024私募业:洗牌加速,登记私募与备案产品各降七成
①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比去年减少了近七成;
②私募管理人方面,年内完成备案登记的机构较去年降幅为73.14%;
③私募加速洗牌,注销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有503家。 -
多只港股ETF“虚假涨停”!超10%高溢价扎堆,港股假期休市为啥ETF不停牌?
①多只港股ETF涨停,交易时间不同步催生了“虚假暴涨”;
②交易时间差异是跨境ETF、跨市场ETF不同程度要面临的问题;
③仅3天,已有70多份高溢价风险提示发布。 -
企业私募债发行规则三大调整!支持并购业务,发债融资有“特设”
①防范化解债券市场风险,本次修订突出了对企业相关并购重组行为的支持倾向;
②删除“最近12个月”或“最近6个月”的时间限制,明确只要涉及整改且未完成的均属于负面清单范畴;
③针对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和实际情况,做了相应调整。 -
泉果基金刚登峰:当前如何理解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与经营周期?
①出口、房地产等宏观产业挑战已经出现积极信号;
②中国超级大市场中,企业“卷”在所难免,胜出企业体现出强悍的竞争力;
③红利资产仍受关注,未来需更多产业基本面表现。 -
又见私募注销,多家来头不小,中基协年内罚单526份重点处罚从业人员违规问题
①融创中国、同创伟业、ST天邦、中银国际等旗下私募均在12月注销;
②12月以来,主动注销私募数量多于协会注销,但全年数据显示,协会注销私募数量仍多于主动注销;
③中基协年内已披露罚单共526份,已超过去三年全年共计393份。 -
年内银行理财公司已受罚3120万,多家涉“底层资产管理问题”,信托违规经营受罚较多
①部分罚单暴露了理财子公司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监管已不再鼓励机构单纯冲规模。
②近期,监管部门取缔了4家“冒牌”信托公司违规展业,进一步规范管理。 -
3年时限临近,近一个月50多只参公大集合宣布动向,延期成主流,也见清盘、移交公募
①宣布参公大集合产品新动向的管理人超过15位,多数存续期延长至明年6月底左右;
②有部分管理对旗下的产品作出清盘跟变更管理人两种不同的选择,或是结合规模等因素综合考量;
③陆续有参公大集合产品走向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