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债券私募产品今年平均收益超7%,未来超额收益来源或向交易倾斜
随着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进入“1”时代,在交易决策方面,已很少有历史数据和经验可供参考,仅依靠拉长久期或下沉资质博超额收益的红利或将过去。
-
微盘大跌,量化再成矛头指向,真相如何?资金为何继续“越跌越买”?
①微盘大跌引发焦虑,小作文卷土重来;
②量化管理人也感慨:辟谣到心累;
③指数震荡,资金再次选择大举买入ETF。 -
绩优则仕成业绩“催命符”?年内多位高管级别基金经理选择卸任专注投资
①今年以来多位基金经理选择卸任高管回归投研;
②管理和投研很难两者兼备,多位高管级别基金经理上任后业绩不佳。 -
乱象频发!非私募员工竟能参与募投退,还有私募后勤盖章保本保收益合同
①因非公司员工参与募、投、退环节及用印审批,年内多家私募被罚;
②存在股权代持、签署虚假基金合同、公章用印混乱等,深圳一私募已被注销;
③该私募后勤保管负责人私自用印于保本保收益合同。 -
创历史新低,33只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规模因何不降反增?
①93只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3%,占比1/4,其中33只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
②货基规模呈稳健增长之态。
③纵观全市场储蓄类产品,货基收益率仍具备显著优势。
④对不少基金公司而言,在经历多番降费之后,货基已然成为其为数不多能稳定盈利的业务之一。 -
多只迷你基金年末挺进业绩前十,个别产品规模仅数百万元,船小好调头?
①在今年以来82只净值收益率超过30%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23只产品三季度末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9只产品规模低于2000万元,个别产品规模仅数百万元;
②迷你基金业绩靠前,一是踩中热门赛道和热门股,其中不少产品持股集中度很高;二是因为小规模产品容易调整策略和战术。 -
净值暴涨!这些基金多只独门重仓股发威,9月底以来最高涨幅5倍多
①当前业绩涨势较为亮眼的产品中,有不少产品依靠部分重仓股股价大涨实现净值增长。而这些“异动”的重仓股中,有部分股票为基金经理挖掘的独门重仓股。
②别产品的独门重仓股股价9月底以来涨幅达5倍之多。 -
又一新基金发行失败,年内已达14只,多是中小型公募旗下含权产品
①作为代表的偏股混合型产品,“924”以来的发行规模没有明显提升;
②已成立新产品也面临持营的难题,不乏新成立的偏股混合基金,年内清盘。 -
债市上演“超级周”,30年期国债ETF年内涨幅超20%,机构称波动或在年后
①债市上演政策与交易“超级周”;
②30年期国债ETF单周涨幅超3%,年内回报率达20%;
③机构短期内止盈动力不强,波动或在年后。 -
REITs日渐受追捧,年内最高涨幅40%,资产类型也加速扩容,医药行业首单即将上线
①公募REITs正式进入常态化发行阶段,总市值达1617亿元;
②年内REITs产品区间涨幅均数为10.93%,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最多,达到40.89%;
③REITs资产类型持续拓展,年内已有首单消费基础设施、水利设施RETIs上市,首单医药仓储物流设施REITs也将上线。 -
基金开打排名冲刺战,至少40%收益才有望围TOP20,谁露冠军相?
①超7成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实现了正收益,但收益在40%以上的产品仅有23只。
②雷志勇执掌的大摩数字经济年内收益57.30%,成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中业绩最亮眼的产品。其后,为银华数字经济,该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为54.86%。
③对于接下来的市场,多位绩优基金经理聚焦AI投资机会。 -
回调三年多,曾经“崩溃”板块遭基金经理密集调研,什么信号?主题产品最猛涨53%
①不少医药主题类基金涨幅超过了30%,个别产品涨幅逾50%。
②经过前期较长时间的调整,医药板块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备触底回升的空间,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时点或已经来临。
③该板块的投资不能简单“吃药”,需要精挑细选,在具备高水平创新能力的药物、器械等领域寻求好的机会。 -
挪用基金财产向外借款,多家私募接罚单,还有多家私募因此遭注销
①青岛、陕西辖区内私募因提供借款被罚;
②年内已有多家私募因向外出借资金被罚,被罚私募多为股权类私募;
③因将私募基金财产投向借贷业务,中基协年内处罚、甚至注销多家私募; -
浦银安盛基金迎新掌舵人,原董事长获任浦发行行长,年内一把手变更多达39家
①浦发银行曾在10月上旬公告,谢伟自2024年9月30日起,就任该行行长;
②目前,年内变更董事长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等于去年全年总数。 -
特朗普上任后如何影响2025年经济走向?多家外资机构发声
①近期,外资频繁发声,当中提到特朗普上任后对经济的影响;
②他们普遍认为,特朗普上任后发布的核心策略或利好美国经济;
③瑞银财富、瑞士百达资产等外资机构均看好明年AI、金融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