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
嫦娥六号总设计师:中国去月球和回来没问题 定要把国旗插在那
快科技7月1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公开表示,从技术路线上来讲我们去月球和回来没有问题,技术上是通的。“这个桥梁我们已经架好了,因为中国人站在月球上是梦
-
“天宫课堂”今日下午开课 邀青少年同步天地做实验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教育部10月11
-
高等植物能否在太空结果? 科学家在问天实验舱做了这项实验
作者: 金叶子植物开花结果离不开地球上的环境,进入太空后,它们将如何生长?在过去六十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培
-
中国空间站问天舱实验进展顺利 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记者/帅俊全 张春玲 赵迎晨 郝亮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情况介绍会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及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举行。据介绍,截至目前,问天实验
-
3名航天员讲述:在中国空间站生活6个月是什么体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占康】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太空探索“推力”强劲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太空探索“推力”强劲(国际论道)本报记者 严 瑜5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根据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此前,中国神
-
王亚平重返地球后首次发文: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今天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约请来了自不同领域的6位作者,分享读书与实践心得,与读者一道感受时代脉动,从阅读中汲取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航天员王亚平以《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
王亚平人民日报撰文: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除了看不够的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可搭载7名航天员
在今天(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郝淳表示,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
-
漫长式宿醉、衰老得更快……航天员返回后要面对哪些挑战?
在太空已经执行近6个月任务的神舟十三号即将回家,在经历390公里的飞行,突破种种障碍平安落地后,实际上我们的宇航员面对的挑战并没有结束。工作人员将航天员抬出 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照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完成多项在轨实验 发现了什么?有何意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二课将于今天(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