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
私募配资“黑吃黑”传闻落地?全国首例私募“FOF基金”场外配资案宣判
①全国首例此类型非法经营犯罪案件宣判,三人获刑;
②非法场外配资有杠杆属性,脱离证券融资交易的监管,对证券市场交易安全具有危害性;
③私募配资乱象丛生,上半年监管已出手调查。 -
江苏出资最高超200亿,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最活跃 |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LP月报(2024年10月)
①10月中基协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69支,环比减少12%,其中189支基金有机构LP出资(不含关联出资行为),认缴资本约757.74亿元,环比减少10%。
②政府资金LP出资规模进一步增加,占比高达70%。
③江苏出资次数及规模均处于首位,出资约230亿元,占全国总额30%。 -
中国顶流私募曝光“美股成绩单”:中概股含量持续上升 拼多多、苹果成分歧焦点
①在今年第三季度,高瓴、高毅、景林等多数中资私募的目光焦点仍然聚集在中概股上;
②不过,高瓴和景林选择减持拼多多,而高毅则选择对拼多多持续加仓;
③不同基金对于苹果的态度也明显不同。在““中国巴菲特”李录大幅减仓苹果的同时,景林则选择在第三季度大幅加仓苹果。 -
行情在犹豫中前行,百亿私募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2025迎来春暖花开
①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认为,中国对比日本能更快走出通缩,原因是中国具有后发优势;
②近年来踩踏事件频发,要应对踩踏,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常识;
③熊市已经结束,从9月开始,市场进入了新的上行周期。 -
量化多头大厂业绩“沸腾”,私募指增也亮眼,量化的这波春天会有多长?
①黑翼、明汯、宽德、诚奇等多家私募旗下的量化多头产品业绩亮眼;
②宽德、世纪前沿、星阔、启林等私募旗下的中证1000或中证500产品也实现显著超额收益。 -
这轮行情的新标签:多家上市公司接受散户调研,个人与机构投资者资金接力入场
①11月以来,已有数十家上市公司接待了个人投资者的调研;
②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是行情主导力量的体现;
③上市公司接待个人投资者调研具有积极意义。 -
景林Q3持仓出炉:抛售微软、英伟达 加仓59万股苹果公司
①知名中国私募景林资产Q3在美股持仓市值减至31.5亿美元,前值为37.9亿美元;
②景林资产Q3对前十大持仓全部减持,清仓多只科技、医药概念股,最大加仓为苹果公司59.1万股。 -
新规后,已有私募绕道业绩披露?究竟是何套路?
①私募新规下,合格投资者的认证,各家执行的尺度和标准有所不同;
②新规要求严格,但从私募净值披露现状来看,合规挑战犹存;
③各方对私募净值新规的看法大有不同。 -
多家私募频频大比例“接盘”上市公司股权,真相为何?
①上市公司大股东频频协议转让,交易方多为私募,原因为何?
②最严减持新规之下,警惕协议转让是否成为减持新“通道”? -
国内百亿私募被指偷窃策略,已遭跨洋起诉,误会还是真有其事?
①一份美国的起诉书在国内公募量化圈流传;
②Xiao Zhang是谁?业内猜测指向这家新晋百亿量化私募。 -
一整月都没有证券类私募登记,是何原因?私募备案产品仅去年同期三成
①今年以来新登记私募125家,2022、2023年同期新登记私募各有606家、255家;
②10月暂无新登记证券类私募,新登记的10家私募均为股权类私募;
③新备案私募产品8241只,过去2年同期分别备案了27100只、20714只。 -
924行情满月,私募产品备案近300只,量化更积极,邬传雁旗下私募已有备案产品
①自“924行情”以来,216家私募合计备案了299只产品,其中规模0-5亿元的私募机构数量最多;
②299只产品中,用于量化交易的复合策略、股票市场中性、量化多头、量化CTA、股票多空等策略的产品较多;
③邬传雁创立的私募登记2个月后,已备案4只产品。 -
行情启动,百亿私募增至90家,华软新动力等8家私募回升或新晋,3家主观多头掉队
①中基协数据显示,10月百亿私募增至90家;
②8家私募加入百亿阵营,华软新动力重回百亿引发关注;
③3家主观掉队,主观面临赎回共性问题。 -
幻方之后,再有量化私募放弃中性策略,究竟是何隐情?
①幻方之后,幂数资产公告放弃类中性策略;
②业内担忧个人客户跟风赎回,需理性看待单个公司业务调整。 -
私募大举配置ETF,年内116家私募参与ETF“打新”入手近30亿份,A500ETF也成抢手货
①今年以来成立的ETF产品中,95只上市交易公告中,有116家私募证券管理人旗下产品出现在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打新”入手ETF份额达27.62亿份;
②私募更青睐宽基产品,近期热门的中证A500产品,合计被私募持有3.64亿份;
③ETF成为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